孩子最讨厌的父母:其实就两个字
更新时间:2025-04-24 22:24 浏览量:2
大人遭到否定,会闷闷不乐;孩子呢,同样会失落沮丧。大人遭到敷衍,会展现不满;孩子呢,也会心生怨怼。大人遭到拒绝,会心灰意冷;孩子呢,亦会倍感挫败。然而,在亲子关系中,有一种行为比否定、敷衍、拒绝更让孩子难以接受,那就是父母带来的“扫兴”。
当孩子满心欢喜地提出什么建议,或是兴奋地分享自己的小成就时,父母的态度却往往很直接:“我没空”、“你别管”,“你看看别人,你看看你”。大人总是习惯性地站在自己的角度,对孩子提出种种约束,给予否定态度。其实,孩子最讨厌父母的就是这种“扫兴”的行为。
01、进步时被泼冷水
孩子取得了进步,本应是值得庆祝和鼓励的时刻。然而,有些父母却不但不给予肯定,反而对孩子说:“你看看你的卷子,这些题都不该错!”这样的话语,无疑是在孩子兴头上泼了一盆冷水,让孩子觉得自己永远达不到父母的要求和高度。这种习惯性的泼冷水,对孩子的自信是一种极大的伤害。
02、快乐时被敷衍
孩子开开心心地和父母分享一些特别快乐的时刻,或是讲述一些趣事,却换来父母一句:“自己玩去,我忙着呢!”这样的敷衍,会让孩子觉得自己在父母心中并不重要,甚至觉得父母把自己排在了手机、工作等事物之后。这种被忽视的感觉,对孩子的内心是一种极大的消耗。
03、分享时被无情贬低
当孩子满怀期待地做手工给父母展示,或是画漫画让父母品评时,有些父母却会打击孩子:“这些没用的,做得可好了,你看看你的考试成绩!”这样的话语,无疑是对孩子的全盘否定。这会让孩子潜意识里觉得自己除了学习好之外,一无是处。久而久之,孩子再有什么兴趣,也不敢和父母沟通了。
04、用“为你好”压制他
有时候,父母所说的“为你好”,并不曾真正考虑过孩子的感受。可能站在父母的角度,觉得这样选择利于孩子,却不曾想过孩子自己有什么想法。这种以爱为名的压制,会让孩子觉得自己不被尊重,仿佛自己就是父母手里的提线木偶。因此,很多孩子产生叛逆心理,也是因为父母和孩子之间缺乏足够的了解和有效的沟通。
05、社交场合“翻旧账”
有些父母在社交场合中,总爱拿自己孩子的糗事说事,或是在与别人交谈时过于谦虚,否定别人的称赞,甚至说出孩子的缺点。这种做法对孩子来说是极大的打击,会让孩子觉得自己不被尊重,有损父母和孩子的亲子关系。
陪伴孩子成长,并不仅仅是提供物质上的满足。真正高明的父母,都在注重对孩子精神的富养和三观的塑造。孩子成长过程中需要陪伴、需要认可、需要鼓舞,更需要父母给予情绪价值。因此,请父母们不要做一个扫兴的人,用耐心和包容去浇灌孩子的心灵,不吝啬在孩子身上花时间。这样,孩子才会更加茁壮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