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童趣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点亮少年儿童缤纷梦 ——景泰县“四笔合力”勾勒乡村学校少年宫发展路径

更新时间:2025-04-22 17:45  浏览量:5

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是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举措,是重要的民心工程、育人工程。近年来,景泰县聚焦“建好、管好、用好”三大目标,扎实开展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切实发挥乡村学校少年宫思想阵地建设、文体活动平台、社会实践基地的功能,持续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向乡村延伸,有效促进了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为乡村少年儿童搭建了全面成长、个性发展的多彩舞台。截至目前,全县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少年宫11所,服务在校生4800余人。

以建章立制为起笔

夯实阵地促提升

乡村学校少年宫是依托农村中小学校现有阵地和设施建立的公益性活动场所。自乡村学校少年宫项目落地实施以来,景泰县积极完善乡村学校少年宫管理体制机制,无论是项目覆盖、活动内容设置,还是师资培育、制度管理,都在不断推进和创新,切实加强项目动态管理,项目运转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

各项目学校严格落实“校长负责制”,成立了以校长为主任、副校长为副主任的组织架构,下设管理办公室,制定《乡村学校少年宫辅导员工作职责》《乡村学校少年宫管理制度》等制度,做到工作有安排、阵地有人管、活动有人带、实践有成效。

以立根铸魂为行笔

滋润童心育新苗

各乡村学校少年宫立足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紧围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题,充分发挥思想道德教育主阵地功能,力求通过“小故事”“小实践”“小活动”将“大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帮助广大农村未成年人“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广泛组织开展“我们的中国梦”“童心向党”“向国旗敬礼”“优秀童谣传唱”“永远跟党走 筑梦新时代”等丰富多彩的道德教育实践活动,推动理想信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寓教于乐,引导农村广大未成年人在活动中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展现从小听党话、跟党走,刻苦学习、树立理想,砥砺品格、增长本领的精神风貌。充分发挥时代楷模、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新时代好少年等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引导未成年人见贤思齐、崇德向善。

以增值赋能为接笔

丰富活动助成长

秉承“以乐促智、以技促能、以读养德、以文化人”的理念,景泰县各少年宫坚持“一师两用、全员参与、特色发展”的工作思路,以培养“兴趣+特长”的学生为目标,推动乡村学校少年宫规范化常态化运转。各少年宫立足自身特色和实际需求,打造特色亮点,基本形成一批特色鲜明、长期坚持、成效明显的少年宫品牌项目。

为加深孩子们对中华传统文化艺术的认知认同和喜爱,景泰县第四小学结合学生年龄特点,通过聘请非遗传承人、民间艺人担任乡村学校少年宫校外志愿者辅导员,不断丰富剪纸、刺绣等艺术活动项目,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景泰县西源小学将传统文化与少年宫活动相结合,开展腰鼓、中国武术等课程;景泰县上沙窝小学结合地域特色,将非遗项目融入少年宫活动,开展滚灯、扎染特色项目。

在乡村学校少年宫潜移默化的熏陶下,孩子们得到全方面的成长,乡村学校少年宫也成为“打通素质教育最后一公里”的有力推手。

以均衡教育为收笔

联动实践筑乐园

目前,全县共建成各级乡村学校少年宫项目11所,这些项目建在农村寄宿学校以及城乡接合部中小学校。各项目学校常态化组织开展绘画、围棋、篮球、足球、空竹、书法、音乐、舞蹈、创客等文体项目活动,并积极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因地制宜向周边其他中小学校学生开放,使公共文化服务更多地惠及农村广大未成年人,特别是留守儿童和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对于改善未成年人课外活动场所建设薄弱状况,缩小城乡教育资源差距,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经过不断的探索实践,乡村学校少年宫工作已经成为景泰县一项有温度、有深度、有情怀的民生工程。未来,景泰县将继续推进乡村学校少年宫育人工程,努力打通农村少年儿童素质教育和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