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童趣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在我们这代人心中,这才是动画神作

更新时间:2025-04-18 19:51  浏览量:3

文|路西法尔

「《邋遢大王奇遇记》的主题是什么?」

如果拿这个问题去问八零、九零后的观众,十个人里有九个会脱口而出:教育小朋友要讲卫生呗!

《邋遢大王奇遇记》(1987)


影片的设定的确容易让小观众们联想起「病从口入」的成语:不怀好意的老鼠将缩小药掺入了邋遢大王的饮料中,邋遢大王见饮料里有异物,豪迈地将手一挥,留下那句「不干不净,吃了没病」的名言便一饮而尽。

结果他的身体缩得比柯南还小,被老鼠花言巧语骗进了地下王国,差点成为了新型细菌的人体实验材料。

但《邋遢大王奇遇记》的立意却远比教育孩子讲究个人卫生要宏大。

二十五周年修复版上映时,该片的编剧凌纾告诉媒体:《邋遢大王》的创作灵感是到内蒙古采风时形成的,他发现当地的鼠患十分严重,因此他想以儿童的视角来描写老鼠的世界,提醒人们保护环境、保护地球的重要性。

在动画的第二集,老鼠得意洋洋地对邋遢大王说:「你们人类拼命地制造,到头来归我们老鼠享受。」初看的时候以为是在刻画老鼠的厚颜无耻,现在回想起来却是环保主义的表达。

所以《邋遢大王》的本意并不是恐吓儿童。

追根溯源,这部动画的初衷不仅不恐怖,甚至充满了温情:1985年,凌纾与钱运达、闫善春三人完成了影院长片《后羿射日》的剧本创作,场景、人物造型设计也已敲定,该片的后续工作却被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突然叫停,三人被厂里委派拍摄系列片。

当时凌纾的女儿年纪尚小,经常在玩沙的时候把自己弄得邋里邋遢的。凌纾灵机一动,构思了「邋遢大王」这个主人公。所以这个绰号并不含贬义,只是父亲对孩子的爱称而已。

从许多地方也能看出「邋遢大王」并不是一个「问题儿童」。

鼠王问他地球上有多少人类,他脱口而出:「这还用问,有四十八亿呗!」

鼠王放言要用比黑死病更可怕的病菌消灭人类,他反唇相讥:「人类有许许多多的科学家和医生,根本不怕什么黑死病。」

可见「邋遢大王」信赖科学,在课堂上也颇为用心;老鼠公主的电视机坏了,他还秀了一手修电视的技术,说明他的动手能力也很强;面对密码锁时,白鼠、花猫、灰狗全都束手无策,又是邋遢大王机智地解开了密码。

邋遢大王虽然外表邋遢,其实是一个优等生。何况他的外表也不是一无是处:海魂衫、喇叭裤、爆炸头在八十年代都是潮流造型。美影厂主创们有意地将「学霸」品质赋予这个叛逆小子,其实是想突破一般儿童片「高大全」的刻板套路,塑造一个另类的少年英雄。

至于少年英雄变成了「童年阴影」却是创作者所始料未及的。惊吓只是一种客观效果,并非完全是动画制作者有意为之,更多的是歪打正着。

固然《邋遢大王奇遇记》中有不少在今天看来颇为cult的情节:被剜掉了眼睛的老鼠吃吃怪笑着,割断的尾巴鲜血淋漓,唯一的「鼠类良心」小白鼠被机械老鼠抛下了悬崖再无下文……但这些关于流血、死亡的镜头在整部一百三十分钟的动画剧集中所占的只是微小的比重。

比直观的血腥画面更刺激的是强烈的代入感。恐怖片中最令人窒息的镜头往往就是人物的主观镜头;如果将恐怖游戏的视角从第一人称切换至第三人称,效果肯定会大打折扣。

这种手法消除了主人公与观众之间的间离,可以产生最大效果的共鸣,在电影史上最经典的案例要数希区柯克的《深闺疑云》、《爱德华大夫》中两段著名的以主观镜头结尾的「楼梯悬疑」。

偏偏儿童正处于自我意识与他者意识混沌未分的阶段,更容易对故事的主人公产生移情,而《邋遢大王》单一线性的叙事手法也有意无意地去除了间离效果,强化了小观众「主人公=我」的认知。

比如第三集中那只被挖掉了眼睛的老鼠。实际上恐怖的气氛早在第二集结尾处就开始酝酿了:邋遢大王在鼠国的角落里遇到了一群因为年体衰偷不动东西而被同族抛弃的老鼠。这些老鼠又饿又弱,逢人便伸手乞讨,出卖邋遢大王而被挖掉了眼睛的那只老鼠也是其中之一。

随后一队壮年的老鼠列队走过,每只硕鼠都抬着一只洋娃娃。邋遢大王被饥饿的老鼠出卖后,便混入了这群娃娃中。老鼠将军找不到邋遢大王,以为自己被骗了,才气急败坏地下令挖掉了那只告密鼠的眼睛。

地下王国为什么会有如此强的等级差异?没有解释。就像老鼠要洋娃娃有什么用?影片中一样没有作出解释。邋遢大王看到的现实就是如此,观众们看到的并不比他更多,两者的视角被牢牢地绑定在一起。假如影片对此稍加解释,比如交代一下老鼠从哪里偷来了这些娃娃,偷来之后有什么险恶目的,恐怖感都会烟消云散。

当最终那只被挖掉了眼珠的老鼠狰狞地出现在观众面前时,怪异就成了现实,而现实则成为了恐怖本身。解释不足而产生强烈的临场感,在现实世界中,恐怖是不会对自身做出任何合理化的说明,它就是发生了,只能被感知,其效果正与恐怖片中的主观镜头相同。

所以《邋遢大王奇遇记》的成功至少一半是歪打正着。从剧作的角度讲,这个剧本有太多不完满之处:有头无尾的地方太多,连「女主角」都生死不明,环境保护的主题也可有可无……主创们原本只是想制作一个单纯的少年历险故事,然而恰恰是这种单纯触发了观众心理底层的恐惧开关——地下王国疯狂又不可理解,它是一个真实的梦魇,永远在邋遢大王身后追逐不休。

这部系列动画给观众留下的恐怖印象是如此之深,以至于这些年来,我们都忘了邋遢大王「学霸」、「潮男」的人设,只记住了他不干不净、乱喝饮料的可怕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