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亲子阅读培养小作家?小学请一对母女作家来支招
更新时间:2025-04-18 07:12 浏览量:2
“写作文的时候容易出现记流水账,怎么办?”
4月9日,当郭姜燕、石若昕作家母女走进武汉市光谷第十八小学,孩子们迫不及待地问出了这个最头疼的问题。
写出了《布罗镇的邮递员》等许多童话的郭姜燕除了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还是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她很懂孩子们的难处:“首先是要多读,其次是读的时候要多想,不仅要接收文字传达的知识,还要学着分析为什么这么写。还要用心生活,记下那些让你眼前一亮、心中一动的素材。最后是要多写,要尝试把好方法、好素材用起来。”
拥有《精灵森林》等代表作的石若昕则从小朋友的角度给出了自己的回答:“大家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想象力,编故事可以再大胆一点。平时有各种灵感要马上记下来,手边的书、纸都可以用上。”
两位作家现场就演示起了“编故事接龙”:“雨夜的门铃响了”“来了一只小兔子”“它是来送神秘的外卖的”……几句话就展开了一个跌宕起伏的故事。围观的孩子们、家长们连连惊叹:“故事还可以这样编!”“她们看起来好轻松!”
受此鼓舞,有些家长和孩子也开始了自己的尝试。403班学生张乐天和妈妈朱丽娜现场改编石若昕作品《住在冬天里的姑姑》,讲了个上网成瘾的《住在网上的哥哥》;302班学生黄馥美雅和她的妈妈王艳艳现场改编郭姜燕作品《不再逃跑的女孩》,描述了《不再羡慕别人的女孩》。
“大家肯定也发现了,亲子阅读,使家长和孩子都多了一位书友和一位创作伙伴,读有所得的快乐,则会多了不止一倍。女儿小时候,我们常共读一本书,讨论故事里的角色。对她天马行空的想法,我总感到惊喜。”郭姜燕说,这些经历非常美好,她39岁开始写童话,女儿一边在研究院工作一边写童话,母女俩都在亲子阅读与创作的过程中收获成长、获得滋养。
家长们尤其受鼓舞。“以前不知道亲子阅读还能这样读,有时抱着完成任务的心态在做。以后我也想和孩子一起讨论,一起创作。”该校402班学生明启瑞的妈妈张小丽说。402班学生杨昊泽的妈妈王蕾则说:“和孩子一起根据书中内容再创作,确实是提升孩子写作能力的好方法!我们也学起来。”
“我校非常重视亲子阅读,很多家庭每天坚持亲子阅读半小时。但怎么读出最好效果,是需要向优秀榜样学习的。郭姜燕、石若昕作家母女就是最好的榜样,他们给家长和孩子的建议很实在,也好操作。”武汉市光谷第十八小学校长张晓琴说,这次“作家进校园”活动实实在在帮学生们提升了阅读写作兴趣和能力,也为家长们提供了有效的亲子阅读方法,“现在孩子们搞创作的热情可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