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童趣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随班就读学生转介管理工作细则

发布时间:2025-04-17 04:55:00  浏览量:22

为使随班就读转介工作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根据有关规定要求制定此细则。

一、总则

1.开展残疾儿童随班就读工作,是对残疾儿童少年进行义务教育的行之有效的途径,也是提高民族素质的有力措施。是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县人民政府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大力提升全县特殊教育水平,切实保障残疾人受教育权利的迫切需要。

2.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有利于残疾儿童就近入学,有利于提高残疾儿童少年的入学率,有利于普教带特教,特教促普教,相互结合,共同提高。

3.学校、教师必须高度重视并积极开展残疾儿童随班就读工作,使其逐步完善。

二、对象

1.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的对象,主要是指智力、视力、听力、言语、肢体、精神、多重类别的残疾儿童少年。确定对象的依据是持有残疾证或医学诊断证明。

2.招收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应当对其残疾类别和程度进行检测鉴定和筛查,未经严格鉴定的儿童不得视为随班就读对象。其姓名和档案材料应该严格保密,由有关干部和任课教师掌握,不得在学生中扩散。

对经过鉴定的残疾儿童由学校确定,并报特教资源中心批准为随班就读对象。

三、入学

学校依法接收本校服务范围内能够在校学习的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服务,不得拒收。残疾儿童随班就读的入学年龄与普通儿童相同,特殊情况可以适当放宽。

四、报批

1.每年9月15日前各校要将残疾儿童名册和接收残疾儿童入学情况上报县特教资源中心审批,对新增的随班就读学生一律要交验有关证明的复印件。

五、建档

随班就读学生一经确认,学校和资源教师必须为每个随班就读学生单独建立档案,档案内容详见《兰陵县学校随班就读学生档案册》。

六、安置

1.随班就读学生每班1至2人为宜,最多不超过3人。

2.安置座位时应考虑残疾学生的需要和老师照顾方便。

3.随班就读任课教师应当选择热爱残疾学生,思想、业务素质较好的教师担任,并保持相对稳定。

七、考评

1.对随班就读学生的考核评价制度,使其符合特殊教育规律,有利于残疾儿童自信心的培养。

2.考核、评价内容:要从思想品德、文化知识、社会适应能力、缺陷补偿、行为矫正、劳动技能等方面考虑,不得单纯以文化知识为唯一评价标准。

3.考核、评价方法:知识的考核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基本知识与基本能力的考核相结合。

八、教师

1.随班就读班级的教师,应由热爱残疾学生,思想、业务水平较高的教师担任。按时参加特教业务培训。

2.残疾儿童随班就读教师应加强特教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了解随班就读班级教育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九、领导

1.随班就读工作应在校长领导下进行,安排专人具体组织和管理。

2.校长、行政、特教教师要懂得特教理论,熟悉特教业务。

3.资源教师应组织随班就读教师学习特教理论、业务知识,开展随班就读的教育教学研究和科研课题的研究活动,和教师共同探讨提高随班就读质量的途径和方法。

4.学校应支持随班就读教师参加各级组织的师资培训和教研活动。

5.学校对随班就读班级教师工作的考核评估,应当包括普通教育和特殊教育两个方面,并应充分肯定他们为残疾学生付出的劳动。在工作量计算时以区总指导为基本原则,各学校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

6.学校要认真落实区教体局对随班就读教师的绩效考核规定,对表现突出的教师给予适当表彰奖励。

7.学校应当为残疾学生在校学习提供便利条件,对随班就读班级在教具、学具及教学设备等方面给予照顾和优先。

8.学校不得随意让随班就读学生停学、停课或停止参加学校和班级的各项活动。

9.资源教师要发挥教研、科研、培训、康复、咨询、评估等方面的作用,承担对随班就读教育教学指导工作。

十、教育

1.学校应当安排残疾学生与普通学生一起学习、活动,补偿生理和心理缺陷使其受到适于自身发展所需要的教育和训练,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得到发展。

2.学校应当对残疾学生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其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其逐步树立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精神。同时要加强对普通学生的思想教育,以逐步形成普通学生与残疾学生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良好校风和班风。

3.随班就读班级教师应当指导残疾学生正确使用助听器、助视器等辅助用具,并教育全体学生爱护这些用具。

十一、教学

1.随班就读的残疾学生使用的教材一般与普通学生相同。特殊情况可对教材内容作适当调整,对有特殊需求的学生在上报资源中心备案下,设特殊课程。

2.对视力、听力、言语障碍学生的教学一般要求与普通学生相同。对其他类型的随班就读学生、教学可根据学生的情况适当降低要求。

3.对随班就读的学生应当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制订和实施个别化教育计划。教师应当采取多种形式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其学习潜力。在教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对学生进行适应社会生活能力的培养和心理、生理缺陷的矫正、补偿。

4.备课:教案在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中应该体现对残疾儿童的教学要求和特殊照顾。

5.上课:注重兼顾,运用集体教学与个别教学相结合、伙伴教学、协作教学、分层教学的方法,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6.辅导:要针对随班就读学生实际实行个别辅导。

7.作业:要针对每一个随班就读学生实际区别对待,不搞一刀切。

十二、家校

1.学校和班级教师应当经常与家长联系,随时交流学生情况,以取得家长配合和帮助。

2.学校要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家长的培训,使其了解子女身心特点、学习情况及教育训练方法。

本工作细则是兰陵县学校随班就读工作的指导,具体要求请详见《兰陵县学校随班就读工作指导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