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房去客厅化,收纳翻倍,一卫变两卫
更新时间:2025-04-07 19:08 浏览量:3
▲ 套内面积62平,项目坐标:北京·西城区,设计师说在前面:小户型,要住进三代5口人,想想都觉得拥挤。但这个家,在去客厅化设计以及开放式儿童房的加持下,不仅将三代人的诉求全部装下,也为宝贝未来的成长做了准备,每个空间都很宽敞明亮。
常住人口有5位,外企爸爸,银行妈妈加上爷爷奶奶,小朋友目前2岁半,每天中午和老人一起午睡,晚上会和爸妈睡在一起。
▲ 原始结构图
▲ 平面布置图
设计师给出好几种思路,最后在两种方案里选:
方案一:两居改三居,但每个空间很小,功能也会被压缩;
方案二:考虑孩子尚小,未来3-5年都不会分房睡,孩子和大人一起睡。
夫妇两计划这次装修满足5年内的变化,最终选了方案二:
①打通主卧客厅,改成半开放式儿童房;
②一家人不怎么看电视,去客厅化,释放更多活动空间;
③次卧改主卧,门内推让出玄关和衣柜;
④卫生间一改二,满足三代人使用;
▲ 玄关改造平面图。走廊型入户,入户走廊只有90公分,即便做窄柜也很拥挤。设计师决定从相邻的卧室想办法,将门内推112公分,设置进深40公分的双开门玄关柜,门的内推让卧室的床尾形成很深的凹墙,可设置衣帽间
▲ 客厅看向入户视角,没有压缩的入户走廊,两侧该利用的都利用起来
▲ 玄关鞋柜,上体分体,中部底部留空,承担着一家五口通勤的鞋子收纳
▲ 玄关柜往里是主卧空间
▲ 沿入户走廊往里走,厨房对面在优化卫生间时,外围增加了一处次净衣柜,底部预留了扫地机器人的位置
▲ 卫生间右侧在优化儿童房结构时,内推70公分,宽170公分的凹墙,并排嵌入了洗烘套装和冰箱
▲ 上方设置了两组收纳深柜,空间充分利用,行李箱等大件物品均可放下
▲ 去客厅化的客餐区,没有大件沙发茶几,显得特别开阔
▲ 敞开式模式时,业主给孩子放个帐篷或滑梯就是孩子的游乐区,放个地毯一家人席地而坐就是亲子空间
▲ 随着孩子的长大需要沙发也可以随时补充
▲ 原来的阳台包进客厅,定制客厅长柜直接延伸到阳台,视觉上弱化垭口的存在,整个空间显得更宽敞
▲ 这组长柜足足有5.35米,收纳巨大,常用的收纳多数以抽屉为主,有12个抽屉(3组大抽屉+9个宜家小拉篮)
▲ 右侧餐边柜,中间开放格的设计考虑了小家电、茶具、杯子的收纳,方便拿取,留了轨道插座,方便各种小家电使用
▲ 选用餐桌椅搭配长凳的组合,赋予空间更多变化,顶上的吊扇灯也很实用
▲ 餐边柜旁边是客厅的两组高柜,一组是客厅杂物柜,里面9个拉篮,可以收纳孩子玩具、小零食和一些家居用品;另外一组是存放一家人秋冬大衣的衣柜,下方设置了2个抽屉,主要收纳床品四件套
▲ 阳台留白,阳台一侧安装了可拆卸免打孔的立柱晾衣架,虽然有烘干机,小件衣物也可以晾晒
▲ 儿童房与客厅之间打通,通过六联移门来切换开放与隐私
▲ 儿童房的柜子也长达3.33米,左边4扇大衣柜,一组为宝宝衣柜,另外一组为老人衣柜,右侧的开放格用来存放各类书籍、绘本和玩具
▲ 空间很开阔,足够承载老人和孩子的休息、活动以及学习区域
▲ 儿童房里侧,是定制的白蜡木上下铺
▲ 下铺的床底和楼梯都做成了储物抽屉,足足有10个抽屉,宝宝的袜子、毛巾、浴巾、帽子、鞋子等物品均可分类存放
▲ 上下铺童趣十足的细节
▲ 冰箱洗衣区内凹形成的窄墙侧面刷了一处黑板漆,小孩可以尽情涂鸦
▲ 儿童房看向客厅视角
▲ 靠近入户的房间改成了主卧,主卧放在门口,这个房间隐私性相对更好
▲ 床头靠角落,让出足够的宽度可以放下办公区,方便业主在家办公
▲ 床尾是改玄关形成的小衣帽间,深1.87米、宽1.12米、高2.47米,连行李箱和挂烫机这种大件的物品也可以塞进去。整个衣帽间花了3000元,金属收纳系统+厚布料的组合特别环保,上层设计2层换季衣物收纳,中部是挂衣区,分短衣区和长衣区,下部为抽屉拉帘+挂衣区,分类收纳,平时拿取衣物一目了然
▲ 厨房框架没有改动,U型布局,把冰箱移了出去,洗、切、炒动线流畅,吊柜+底柜的储物非常充足,热水器的管线用洞洞板装饰遮起来,还可以挂一些小工具
▲ 浅色的橱柜与墙地砖搭配,显得简洁清爽
▲ 另一边墙面安装轨道插座,满足各种小电器的使用,吊柜底部嵌入了灯带补充台面照明
▲ 卫生间改造平面图。三代人同住,一个卫生间不够用。改了两个马桶区,一个改原坑位,一个改主管道,墙排水改起来更方便
▲ 靠近大门的客卫是一个L型的空间,长边设置淋浴区和马桶区
▲ 短边设置小型洗手区,回家换完鞋转身就能洗手清洁
▲ 壁挂马桶的好处就是水箱上方可以增加收纳柜,改上下水的限制也比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