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童趣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又到清明时,十件亲子小事温暖春日时光!

更新时间:2025-04-03 17:37  浏览量:1

4月4日

我们将迎来清明

它既是节气,又是节日

清明节由何而来

清明节都有哪些习俗

与清明有关的古诗有哪些

如何在这特殊的日子

对孩子进行生命教育

这些知识

可以和孩子一同分享

↓↓↓

清明·由来

清明节,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的“墓祭”之礼,大约始于周朝,距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清明节最早只是一种节气,其变成纪念祖先的节日与寒食节有关 。寒食节与清明节是两个不同的节日,唐朝将祭拜扫墓的日子定为寒食节,到了宋元时期,清明节逐渐取代寒食节的地位成为正式的节日。

清明·习俗

扫墓祭祖

清明扫墓,即为“墓祭”,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祭扫祖先是对先人的缅怀方式,其习俗由来久远。

温馨提示:提倡敬茶献花、栽种绿树、网上追思等文明祭扫方式,远离火灾危害和环境污染。

踏青春游

“江上冰消岸草青,三三五五去踏青”,自古就有清明踏青的习俗。踏青古时叫探春、寻春等,即为春日郊游,也称“踏春”。

一般指初春时到郊外散步游玩。踏青这种节令性的民俗活动,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其源泉是远古农耕祭祀的迎春习俗,这种农耕祭祀的迎春习俗对后世影响深远。

放风筝

在我国古代,放风筝不仅是一项游艺活动,而且还是一种巫术行为,人们认为放风筝可以放走自己的晦气。很多人在清明节放风筝时,将自己知道的所有病灾都写在风筝上,等风筝放高时,剪断风筝线,让风筝随风飘逝,象征着自己的晦气、疾病都被风筝带走了。

插柳戴柳

插柳是清明节的重要习俗。柳树得春气之先,每年冬春转换之际,当四野还是一片萧条时,总是它最先吐出新绿。每到清明,不论大江南北,家家户户都要折柳枝插在自家的门楣上,大户人家还要将燕子状的节日食品串在柳条上。前往郊外扫墓的时候,人人都会在自己的衣物上插上柳枝。

吃青团

青团是用一种名叫“浆麦草”的野生植物捣烂后挤压出汁,取汁同晾干后的水磨纯糯米粉拌匀揉和制作团子。

吃芥菜

清明时节,闽东各地有吃芥菜的食俗。据说每年二月二吃了用芥菜和大米混煮的“芥菜饭”可以终年不长疥疮。

清明·诗词

清明节时

古代文人

或思乡念亲

或借景生情

感慨尤多,灵感顿生

诗兴大发,咏者甚多

可以带孩子一起

在诗词中找寻清明

清明·与孩子相伴

1.和孩子讲讲“清明三候”。一候桐始华,清明时节,梧桐树开花;二候田鼠化为鴽,田鼠因烈阳之气渐盛而躲回洞穴,喜爱阳气的鴽鸟(指鹌鹑类的小鸟)开始出来活动,意指阴气潜藏而阳气渐盛;三候虹始见,清明时节多雨故而彩虹常见。

2.画一幅清明图景。带着孩子了解一些清明画作,鼓励孩子创作属于自己的清明图景,用画笔记录下清明时节的美好景象。

3.来一场徒步旅行。选择一条适合家庭徒步的路线,带上必要的装备,与孩子一起探索大自然。途中可以设置一些小游戏,增加徒步的乐趣。

4.“植树造林,莫过清明”。清明时节,正是树苗生长发芽的好时机。家长可以带着孩子种花种草,加强孩子对自然的认知,还可以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5.带孩子收集春天的标本。采集一些春天的植物和昆虫标本,制作成标本册,记录春天的美丽。

6.来一次清明家庭摄影展。带孩子去户外赏花,与孩子一起捕捉美丽的瞬间。回家后制作一个家庭摄影展,展示清明节的美丽景色。

7.来一场家庭野餐。选择一个宽敞的草地或树林,带上美食和野餐用具,与家人一起享受户外野餐的乐趣。可以准备一些亲子互动的游戏活动,让野餐更加有趣。

8.进行一次家庭骑行。如果家庭有自行车,可以选择一条风景优美的路线,骑行游览。途中可以停下来休息、野餐,享受亲子时光。

9.看一场亲子电影。带孩子看几部温情的电影,透过银幕里的暖心故事,寄托对逝去亲人的思念。

10.对孩子进行生命教育。对生命最好的尊重,不是对死亡闭口不谈,而是让孩子明白生命的终点在哪里,然后更加珍惜生命旅途中美好的人和风景。带着孩子一起翻看家族相册,讲述家族的故事,让孩子更好地认识自己的家庭,更好地了解生命。和孩子一起缅怀先辈、致敬英雄、感悟精神,在敬畏生命的同时,让孩子更加懂得生的意义。

清明·安全

为了让孩子度过一个

安全有序、文明健康、低碳环保的清明节

这些安全事项

师生家长

也要一起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