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服务】服务案例:点亮希望之光,唐氏综合症儿童家庭的温暖守护
更新时间:2025-04-02 18:14 浏览量:1
前言:唐氏综合症,这一伴随着基因异常而来的疾病,让一部分孩子从出生起就面临智力障碍、生活难以自理等诸多困境。他们的家庭,也在这漫长的养育之路上承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经济压力、照料负担与心理压力,他们如同在暴风雨中飘摇的小船,急需社会的援手与温暖。沙溪镇民政服务站一直密切关注着这些特殊家庭的情况,积极践行社会责任,努力为她们撑起一片希望的天空。
01、
案例背景
小童(化名)就是其中一位唐氏综合症的孩子。14岁的她,智力二级残疾,生活自理能力极差,每一步成长都离不开母亲寸步不离的照护。而她的父亲早年因病离世,整个家庭的重担全部压在了年近60岁的母亲身上。微薄的退休金在沉重的生活压力面前显得杯水车薪,政府的补贴可以缓解家庭部分经济压力,但面对小童的长期护理费用、日常开销以及可能出现的医疗费用,这个家依然存在困难。看着母亲日渐憔悴的面容,社工深知,这个家庭需要更多的帮助。
面对小童一家的困境,沙溪镇民政服务站迅速行动起来。社工主动上门走访,详细了解小童的病情、家庭经济状况以及母亲的身心状态。经过综合评估,为她们量身定制了一系列帮扶措施。
02
个人成长计划:培养自我意识
社工初访时,通过观察评估小童虽生活技能薄弱,却具备模仿学习的潜力。社工为她制定了个性化的自理能力提升方案。从认识衣物的基础认知开始,逐步引导小童学会穿着简单衣物。在这个过程中,耐心与鼓励是关键。社工示范每一个动作,从握勺吃饭到夹菜,细致入微地指导,及时给予肯定。经过反复练习与复盘,小童成功掌握了自主吃饭夹菜的技能,母亲见证小童的成长,感激地说道:“多亏了社工的帮助,让我看到了希望,也坚定了我继续前行的决心。”
03
家庭赋能行动:缓解照护压力
母亲的身心俱疲不容忽视。社工定期与小童母亲交流,倾听她的心声,针对其情绪问题,传授深呼吸等放松技巧,并鼓励她参与活动来缓解压力、丰富生活。同时,为增强家庭照护能力,组织了涵盖特殊儿童护理、康复技巧等多方面内容的培训课程。邀请急救专业人士通过案例分析与实操演练,详细讲解预防意外和急救方法等生活照料技能。小童母亲在这些培训中收获颇丰,掌握了许多实用技能,家庭的安全感和幸福感显著提升。
04
社区资源整合:构建互助网络
沙溪镇民政服务站积极整合社区资源。发动志愿者与邻里力量,招募志愿者陪伴小童参加户外活动,让她感受社会温暖;组织邻里互助活动,鼓励邻居在日常生活中提供临时照看、生活协助等帮助。邻里关系更加和谐,社区充满温暖互助的氛围。
05
服务成效
经过沙溪镇民政服务站精准的服务,小童的自理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其母亲的身心压力得到了有效缓解,家庭的安全感和幸福感不断增强。民服站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服务就是最好的治理”的理念,不断提升特殊困难对象服务精准度,为唐氏综合症儿童家庭撑起了一片希望的天空。
拟稿人丨太仓市社区和社会组织服务中心
审核人丨 浦春燕、胡天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