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童趣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4月2日世界孤独症日:读懂“来自星星的孩子”

更新时间:2025-04-02 19:02  浏览量:1

每年的4月2日是世界孤独症关注日(World Autism Awareness Day),这个特殊的日子提醒我们关注一群"来自星星的孩子"——孤独症儿童。他们像星星一样纯净明亮,却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今天,让我们用科学且温暖的方式,重新认识这种特殊的神经发育障碍。

什么是儿童孤独症?

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S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 ,其核心症状是社会交往和沟通障碍、刻板重复行为和狭隘的兴趣[1]。患儿常表现为:

- 社交困难:难以与他人眼神交流,很少主动分享情绪

- 语言障碍:可能迟迟不开口说话,或重复特定词语

- 刻板行为:喜欢固定的生活模式,抗拒变化

- 特殊兴趣:对特定事物(如数字、车轮)异常专注

目前全球约每54名儿童中就有1例孤独症患者,男女比例约为4:1,但每个孩子的表现程度差异很大。根 据«中国孤独症教育康复行业发展状况报告»,全 国 0-14岁孤独症儿童约200万,每年约新增16万。据第五版«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描述,社交障碍是孤独症核心症状之一,影响孤独症患者的语言沟通、行为、教育和职业发展[2]。

破除常见误区

❌误区1:"孩子只是性格内向,长大就好了"

✅事实:孤独症需要早期干预,越早介入效果越好

❌误区2:"父母冷漠才会导致孩子自闭"

✅事实:已明确是先天脑部发育异常,与家庭教育方式无关

❌误区3:"孤独症孩子都是天才"

✅事实:约30%患儿智力正常,部分有特殊才能,更多需要终身支持

早期预警信号

如果孩子出现以下表现,建议尽早就医评估:

- 6个月时不会大笑或发出愉悦声音

- 12个月时对呼唤名字无反应

- 16个月时不会说任何单词

- 24个月时不会说两个词的短语

- 回避眼神接触,抗拒拥抱

- 不会玩"过家家"等假想游戏

我们能做什么?

1.早发现早干预:2-6岁是黄金干预期,通过行为训练、语言治疗等可显著改善;

2.用爱接纳:不强迫孩子对视,用简单明确的指令沟通;

3.创造包容环境:理解孩子的刻板行为,提前预告生活变化;

4.支持融合教育:让特殊儿童与普通孩子共同学习成长;

每一颗星星都值得被点亮

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请和我们一起:

★ 系上蓝丝带(国际孤独症关怀标志)

★ 避免使用"自闭"等歧视性词汇

★ 支持专业康复机构

★ 给特殊儿童家庭一个理解的微笑

他们或许不擅长表达爱,但同样渴望被世界温柔以待。用科学破除偏见,用爱心搭建桥梁,让每颗"星星"都能在地球上闪耀属于自己的光芒。

关注儿童孤独症

从了解开始

以行动延续

参考文献:

[1]鲁钰,程美英,李思柯,等.基于定量磁化率成像研究低龄孤独症儿童脑铁含量异常及其与症状的关联[J/OL].

[2]美国精神医学学会.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据 西安市第三医院 O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