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福彩支持“儿童致盲眼病筛查与抢救性治疗”公益项目
更新时间:2025-04-02 10:24 浏览量:2
为让更多患有视网膜病变(ROP)的早产儿得到及时救助,2014年起,由深圳市民政局牵头,深圳福彩联合深圳市眼科医院使用福彩公益金开展了“儿童致盲眼病筛查与抢救性治疗”公益项目。
截至2025年1月底,该项目共资助患儿376人,挽救濒临失明患儿309人,资助金额累计达329.94万元。10年来,300多个家庭在“儿童致盲眼病筛查与抢救性治疗”公益项目的帮扶下重燃希望,回归正常生活。
成立公益项目
减轻早产患儿致盲风险
ROP是一种主要发生在早产儿和低体质量儿的视网膜病变,具有发病早、进展快的特点,若未及时干预,新生儿出生3个月后就可能遭受不可逆转的失明。据统计,每年约有30万至40万早产儿出现ROP,其中约十分之一的患儿存在致盲风险。
“十年前,这些孩子都是我劝着来治疗的,家长对这个病都没有什么认识。”深圳市眼科医院副院长张国明回忆道。2001年,他从中山大学眼科中心博士毕业后,怀揣着对医学事业的热忱来到深圳从业。凭借早年的专科调研,他意识到,新生儿眼底筛查是应对ROP最为有效的手段,只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就能在后期维持较理想的视力。
然而,当时我国医疗界对新生儿眼底筛查缺乏统一共识,部分眼科医师的诊疗工作多依赖个人临床经验,筛查效果欠佳。面对这些困境,张国明团队率先与新生儿科专家建立眼科与新生儿科的ROP筛查联盟,形成了深圳特有的筛查方式。
另一方面,早产儿的出生往往伴随着众多早产并发症,相关的检查及治疗给无数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张国明看在眼里,急在心里。2014年,他与深圳市残疾人联合会建立联系,凭借着深圳福彩公益金的支持,成立了“儿童致盲眼病筛查与抢救性治疗”公益项目。
项目启动初期,资助对象仅限深圳市户籍以及在深圳出生的早产新生儿。但实施过程中发现,许多非深圳户籍的来深建设者家庭,因经济困难更需要该项目的资助。为让更多患儿家庭受到帮助,自2016年起,该项目资助范围扩大至深圳常住人口(含非深户籍)。
获得全额资助
困境家庭得以渡过难关
小煌(化名)是该项目的受益者之一。出生后不久,他便被发现眼底存在病变,医生建议必须尽快进行激光切除手术。然而,由于小煌出生后体重不达标,各种护理费已经让这个家庭不堪重负,1万多元的手术费用更是如同一座大山,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尽管如此,面对孩子可能失明的风险,小煌的妈妈还是毫不犹豫地说:“眼睛对孩子来说太重要了,无论多困难,我们都要做手术。”
就在小煌妈妈发愁之时,深圳市眼科医院小儿眼底病科护士何红辉为她带来了好消息,何红辉耐心地向小煌妈妈介绍了“儿童致盲眼病筛查与抢救性治疗”公益项目,确认符合申请条件后,协助她递交了申请资料。
2022年11月24日,小煌手术后在麻醉中安静地度过了一个小时。手术室外,小煌妈妈焦急地等待着,直到看到孩子被安全地推出来,她才终于松了一口气。更令她感到惊喜的是,此前申请的“儿童致盲眼病筛查与抢救性治疗”公益项目也顺利通过,这笔手术费用得以全额报销。
近日,小煌妈妈抱着2岁多的小煌来到医院复查。小煌已经成长为一个活泼可爱的孩子,他睁着又大又亮的眼睛,好奇地探索着周围的一切。
小煌妈妈感慨地说,“这个项目帮了我们大忙,让小煌重见了光明,也让我们这个家庭减少了很多压力,我衷心希望这个项目能够一直延续下去,帮助更多的早产宝宝。”
十年公益支持
深圳ROP发病率下降4%
十年如一日深耕这个福彩公益项目申报工作的何红辉,在见证众多早产宝宝重获光明的喜悦后,感慨良多。“我自己也是一名母亲,当孩子遇到困难时,我能深刻感受到妈妈的痛苦与忧愁。”每次与患儿家长交流,何红辉都耐心介绍项目情况、申报方式,有时她还会向患儿家长讲述项目背后的故事,给他们更多战胜困难的信心。
十年来,已有300余个家庭在项目的帮助下渡过难关,开启了新的生活。在深圳福彩公益金的支持下,十年间,深圳的ROP发病率下降了4%,因ROP致盲的新生儿比例更是降至2%。张国明表示:“未来我们还有两个努力的方向,一是希望这个项目能够惠及更广泛的地区,让更多家庭受益;二是希望这个项目可以涵盖更多类型的先天性致盲眼病,进一步拓宽覆盖面。”□深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