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转!2025年双流区小一、小升初入学政策详解!
更新时间:2025-04-02 00:16 浏览量:5
近日
成都市双流区教育局印发了
《2025年成都市双流区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实施细则》
今年义务教育招生入学有什么要求?
具体日程怎样安排?
一起来看看
1 坚持就近入学
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办好群众“家门口”的每一所学校,区教育局及各镇(街道)根据新型城镇化发展和学龄儿童数量变化趋势,健全常住人口学龄儿童摸底调查制度,全面掌握区域内适龄儿童少年入学需求,因地制宜、因校施策,切实做好学位供给,保障符合在双流区入学条件的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权利。
区教育局根据实际情况按照“学校划片招生,生源就近入学”原则,综合考虑适龄儿童少年人数、学校分布和规模、交通状况等因素,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科学划定服务范围,确保各片区之间教育资源大致均衡。片区划定后保持相对稳定,对出现学校布局调整、学龄人口变化较大等情况的,在科学评估、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适当调整片区范围,提前向社会公布,并深入细致做好宣传解释工作。
2 坚持免试规范入学
加强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入学规范管理,执行义务教育免试入学、升学规定,公办中小学实行划片入学,民办中小学实行免试电脑随机录取。全面落实义务教育阳光招生专项行动和规范管理要求,严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在招生计划之外自行招收学生,严禁擅自跨区域招生;严禁通过笔试、面试、面谈、评测、简历等任何形式选拔学生;严禁以各类考试、竞赛、考测证书、荣誉证书、学科成绩、培训成绩或证书证明等作为招生入学依据或参考;严禁与社会组织、培训机构挂钩招生。各学校要均衡编班、均衡资源配置,不得以任何名义在校内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提倡采用电脑随机编班,严禁以学生获奖、竞赛和考试成绩等为依据编设重点班、特长班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不得引进境外课程,不得使用境外教材,严禁擅自以“国际部”“国际课程班”“境外课程班”等涉外名义招生。
3 坚持公民同招原则
公办、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实行同步招生。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及录取工作均纳入全省、全市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平台统一管理,实行网上报名和招生录取工作。区教育局加强对民办学校招生工作的指导与管理,结合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校额及班额标准,按照区域内“只减不增”的原则审核民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计划和招生范围,优先满足本区学生入学需求,并报市教育局备案后公布,严禁计划外招生。
学生自愿在网上选报1所民办学校,报名人数超过核定招生计划数的民办学校,实行电脑随机录取;报名人数未超过核定招生计划数的,全部录取。被民办和区属公办学校同时录取的,由其法定监护人在规定时间内确定学位,法定监护人逾期未确认学位的,视为自动放弃民办学位,默认为公办学位。
符合民办学校网报条件且未被民办学校录取过的所有学生,可在尚未完成招生计划数的民办学校或因家长放弃已有民办学位尚有空余计划的民办学校中自愿选报1所,被录取的,以该学位为最终学位。仍未完成招生计划的学校,不再招生。
放弃已确认民办学位的,由户籍地或居住证(地)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安排公办学位。
1 信息采集
4月25日
区教育局发布本区户籍入学登记公告。本区户籍适龄儿童信息采集、报名均通过“成都市义务教育招生入学服务平台”进行。
5月6日—16日
适龄儿童法定监护人登录“成都市义务教育招生入学服务平台”进行网上信息采集校验,双胞胎(多胞胎)子女网上申请绑定电脑随机录取。
📌2025年,适龄儿童在双流区入学报名须在2019年8月31日前(含8月31日)出生,年满6周岁。
2 公办小学入学
5月19日—22日
因特殊情况确需到现场进行资料审核的本区户籍适龄儿童法定监护人,按要求持适龄儿童与其同一户籍的本区居民户口簿和实际居住地证明(法定监护人实名所属房产证明等)到区教育局指定的登记点进行入学资料审核。
6月17日
区教育局公布区属公办小学划片范围和各公办小学入学结果。
📌公办小学学位确定:2025年继续执行《2023年成都市双流区义务教育学校学位预警公告》(点击蓝字可查看)。学位紧张的学校,根据户籍适龄儿童入学登记的实际情况,对与法定监护人户籍所在地一致,且户籍所在地与实际居住地一致(即提供的房产证持有人为适龄儿童的法定监护人100%产权,且房屋地址与适龄儿童所在的户口簿地址一致)的适龄儿童优先保障划片入学,再根据登记入学人数和学校资源分布情况,在区域内统筹安排其他适龄儿童入学。
公办小学现场资料审核工作结束后至新学期开学前,户籍从外地迁入或因其他各种原因未进行信息采集校验和现场审核的户籍适龄儿童申请就读公办小学的,由区教育局根据学位情况统筹安排入学。2025年本地户籍转学生,原则上根据所在区域公办学校空余学位情况统筹安排。
3 民办小学入学
区教育局审核区属民办小学名单及招生计划、招生范围、收费标准等报市教育局审核同意后公布。学校招生简章须经区教育局审核同意后公布。
6月4日—9日
本市户籍适龄儿童、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及其他符合政策的适龄儿童进行民办小学网上报名,每位学生可自愿填报1所民办学校。
6月18日
区教育局组织民办小学电脑随机录取并公布结果。
6月19日—20日
被民办学校和区属公办学校同时录取的适龄儿童,其法定监护人须网上进行公办或民办学位确认;逾期不确认的,视为自动放弃民办学位,默认为公办学位。
6月23日
区教育局审核民办学校空余计划,报市教育局审核同意后公布。
6月23日
符合民办学校网报条件且未被民办学校录取过的适龄儿童可自愿报名1所民办学校。
6月25日
区教育局组织开展民办小学空余学位电脑随机录取工作并公布结果。
1 信息核对
4月21日—25日
本区小学毕业生登录“成都市义务教育招生入学服务平台”进行小学毕业信息核对;回蓉生进行信息采集;双胞胎(多胞胎)子女网上申请绑定电脑随机录取。
2 公办初中入学
6月3日
本区小学毕业生可登录“成都市义务教育招生入学服务平台”,查询学生公办初中升学对应区域。
6月16日—19日
市直属学校网上报名,每位符合条件的学生可自愿填报1所市直属学校。
6月18日—20日
户籍在双流区东升街道的小学毕业生(含享受东升户籍学生同等待遇的进藏干部职工子女等),可在双流中学、棠湖中学(双江路校区)、棠湖中学(棠中路校区)中选择一所学校,报名参加电脑随机录取。
6月25日
市教育局组织开展市直属学校电脑随机录取并公布结果;被市直属学校录取的学生不再参加民办学校电脑随机录取以及区属公办学校划片入学或报名电脑随机录取;被市直属学校电脑随机录取的学生,其法定监护人放弃该学位的,由户籍地或居住证(地)所在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安排公办学位。
6月26日
区教育局组织开展双流中学、棠湖中学(双江路校区)、棠湖中学(棠中路校区)电脑随机录取并公布结果。
6月30日
区教育局公布区属公办初中划片范围。
7月2日
公布各公办初中划片入学结果。
3 民办初中入学
区教育局审核区属民办初中名单及招生计划、招生范围、收费标准等报市教育局审核同意后公布。学校招生简章须经区教育局审核同意后公布。
6月3日—4日
自愿直升本校初中部的民办一贯制学校在籍小学毕业生通过“成都市义务教育招生入学服务平台”报名参加直升;已被校内直升录取的学生,不再参加其他民办学校和公办学校录取。
6月6日
区教育局组织开展民办一贯制学校直升生电脑随机录取并公布结果。
6月11日
区教育局审核民办一贯制学校电脑随机录取计划,报市教育局审核同意后公布。
6月16日—19日
本市户籍小学毕业生、本市学籍小学毕业生、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及其他符合政策的学生进行民办初中网上报名,每位学生可自愿填报1所民办学校。
6月26日
区教育局组织开展区属民办初中电脑随机录取并公布结果。
7月3日—4日
被民办学校和区属公办学校同时录取的小学毕业生,其法定监护人须在网上进行公办或民办学位确认;逾期不确认的,视为自动放弃民办学位,默认为公办学位。
7月6日
区教育局审核民办学校空余计划,并报市教育局审核同意后公布。
7月7日
符合民办学校网报条件且未被民办学校录取过的小学毕业生可自愿报名1所有空余计划的民办学校。
7月9日
区教育局组织开展民办初中空余计划电脑随机录取并公布结果。
1 随迁子女
按照市教育局等八部门印发的《关于做好来蓉就业人员和本市户籍跨行政区域居住就业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工作的通知》(成教办〔2022〕13号),随迁子女申请在双流区接受义务教育的,于4月1日—4月30日期间,通过“成都市义务教育招生入学服务平台”进行申请。经审核符合条件的,由区教育局根据学位情况统筹安排入学,并按要求落实多子女政策。
2 残疾儿童少年
区教育局按照“全覆盖、零拒绝”要求,保障符合条件的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权利;认真做好适龄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阶段入学评估和安置工作,落实“一人一案”,根据评估情况合理安排入学方式。
3 优抚对象子女
对符合条件的现役军人子女、烈士子女、公安英模和因公牺牲伤残警察子女、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人员子女、进藏干部职工子女、高层次人才子女、疫情防控医务人员子女、“成都工匠”子女及其他各类优抚对象,由区教育局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落实教育优待政策。
4 多子女入学
双胞胎(多胞胎)子女参加电脑随机录取时,家长可自愿提出申请“双胞胎(多胞胎)绑定”电脑随机录取。因电脑随机录取、划片范围调整导致多子女不能同时就读同一学校(校区)的,家长可于5月19日—23日通过“成都市义务教育招生入学服务平台”申请其他未入学子女与已在读子女就读同一学校(校区),区教育局统筹安排入学。5月29日,区教育局公布多子女同校就读申请审核结果。
5
其他
需跨镇(街道)入学的本区户籍适龄儿童,可在其监护人工作地所在镇(街道)申请,按随迁子女学位安排方式统筹安排入学。
区教育局按规定统筹做好本区集体户人员子女,持旅行证入境适龄儿童少年,在双港澳台及外籍适龄儿童少年入学工作。
政策发布后
许多家长开始咨询子女入学相关问题
小编对相关问题进行了整理
👇
事关小一入学、小升初
成都市教育局最新答疑
今日
小编再次梳理
家长们关心的热点答疑
↓↓↓
问
哪里可以查到居住地小升初的划片范围?
市教育局:2025年6月30日前,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公布所属公办初中划片范围及入学计划,您可关注居住地所在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微信公众号或“成都教育发布”获取相关信息。
问
2025年成都市中招政策中,调剂生是填报3个志愿?还是填报8个志愿?
市教育局:2025年成都市中考志愿填报时,每位中考考生(含统招生和调剂生)可填报8个志愿,成都教育发布等官方平台对今年的中考志愿设置、填报等工作均做了详细解读和指导,建议您进行查询了解。
推荐阅读>>重磅!2025年成都市中招政策公布
问
小孩8月底出生的,想推迟一年读一年级可以吗?
市教育局:适龄儿童少年年满六周岁应当接受义务教育,因身体状况不能在当年入学的,应依法办理缓学,请及时登录“入学平台”选择“缓学”,由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持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出具的检查证明报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或乡镇政府批准。延缓入学的期限一般不得超过一年,期满后仍不能就学的,应当重新提出申请。
针对家长们的问题
教育行政部门
也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了权威解答
一起来看看
↓↓↓
问
小学五年级通过随迁转学到高新区读书,小升初还需要再办理随迁手续吗?
成都高新区:经核实,关于入学事宜,按所述情况需再次办理随迁子女相关手续。
问
学籍在龙泉驿区,户籍在成华区,初中准备成华区就读,应如何走流程?
成华区教育局:经了解,在成华区外成都市内就读的成华区户籍小学毕业生,须在毕业信息核对前向现就读小学提供户口簿,由现就读小学在毕业信息采集系统中上传材料,经成华区教育局审查后,在成华区升学。
问
在天府新区买的房,拿到网签合同,没有迁户口,按照哪个流程填报入学?
四川天府新区:经核实,近年来,新区教育坚持“服务人才、服务产业、服务营城”,根据当年区域发展以及教育资源配备等实际情况,在全面保障新区户籍适龄儿童入学后,部分区域学位富余,将空余计划面向符合当年相应条件的适龄儿童,采取自愿报名电脑随机录取的方式实施专项招生。实施专项招生的学校及其招生计划、招生范围等,每年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根据《关于进一步促进四川天府新区直管区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对2024年9月13日至2025年秋季开学前完成网签备案的新建住宅购房者,若其适龄子女符合入学条件,可参与该片区学校入学报名摇号。天府新区2025年招生入学实施细则将于近期通过“天府教卫发布”微信公众号发布,请予以关注。
问
小孩户籍是随母亲金堂户籍,小孩父亲新都户籍、有住房、社保,小孩母亲新都社保。现小孩幼升小,想在新都入学,请问可以走什么方式上公立小学?新都区教育局:按照义务教育法和成都市居住证持有人及本市户籍跨行政区居住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最新规定,您子女拟以随迁子女申请在我区就读,需孩子母亲办理材料申请,申请条件具体如下:
1、申请人在有效期内的居民身份证和四川省居住证(本市户籍只需提供有效期内的居民身份证);
2、与我区用人单位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或在我区投资办理的市场主体营业执照(含纳税或免于纳税相关证明);
3、自申请当年的4月1日上溯6个月,已在我区连续居住满半年(如申请人《房屋租赁登记备案凭证》、不动产权证书或房屋所有权证等);
4、自申请当年的4月1日上溯6个月,已在本市依法连续缴纳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满半年,且申请入学当月处于持续缴纳状态。
于每年4月1日—30日登录成都市随迁子女服务就学管理平台申请,审核合格后,由区教育局根据区域内学位统筹安排学位。如暂不符合随迁子女入学条件,可选择将子女户籍迁到本区,按本区户籍适龄儿童入学方式就学。也可选择回户籍地暂行就读,待下一年符合条件后重新申请,审核通过后办理转学。
为了方便家长们
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工作日程表
建议转发收藏
以便随时查阅重要时间节点和咨询
👇👇
● 赋能产业升级!入选省市名单,双流+7
● 2025全国春季精品线路公布,广都博物馆入选!
● 双流国际机场消费体验全面升级,开启蓉城新旅程
关于我们
审 核:琳 琳
主 编:云 涌
编 辑:小 寒
来 源:双流教育、成都发布、双流发布
主办单位:中共成都市双流区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