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童趣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艾香绕廊檐,童心传非遗:寻宝记金帝店亲子研学活动圆满落幕

更新时间:2025-04-01 00:07  浏览量:5

临近清明,青团又成为了江南美食顶流。3月29日午后,一场别开生面的“非遗寻味·巧手捏春”亲子研学活动在“绍兴美食名片”寻宝记绍兴菜温情上演。在氤氲艾香中,孩子们用双手复刻水乡记忆,指尖在青团间轻快地翻飞,家长们的笑声与艾草香交织,共同谱写着传统与现代交融的春日乐章。

当青团遇见绍兴风骨

舌尖上的非遗化身春日新作

在绍兴这座流淌着千年文脉的古城,清明食俗如同黄酒般醇厚绵长。活动伊始,中国烹饪大师、浙江烹饪名师、绍兴工匠、寻宝记绍兴菜出品总监钱建祥在活动开场的文化课堂上深情讲述着青团背后的故事:“绍兴人食用青团的历史,可追溯至宋代,最早是为祭祀准备的‘清明馃’。孩子们瞪大了好奇的眼睛,专注地聆听着这段跨越千年的饮食文化,仿佛看到了先辈们在清明时节,怀着敬畏之心制作青团的场景。

当翡翠般的艾草面团与金黄豆沙相遇,活动现场瞬间化作创意工坊。5岁的朵朵将豆沙包成小兔子形状,退休教师王叔叔教孙子在青团上作画。58 岁的张阿姨手捧着亲手制作的青团感慨万千:“以前都是外婆做给我吃,现在是和孙子一起做,这种感觉太珍贵了。”

紧接着,咸菜笋丁艾饺的制作环节将活动推向高潮。陈先生望着眼前的咸菜笋丁馅的艾饺难掩激动之情,“这就是我小时候清明节必吃的味道,现在的孩子很少有机会能吃到手工制作的传统点心了,这次活动真的太有有意义了,让这些老味道有了延续下去的希望。” 艾饺的制作,不仅是美食的创作,更是家庭情感的传递,是寻宝记绍兴菜对绍兴传统饮食文化的一次深情回溯与致敬。

据据工作人员介绍,寻宝记绍兴菜每年都会紧扣节气推出特色活动:“我们不仅要让孩子们记住味道,更要让他们理解‘不时不食’的饮食智慧。就像青团必须用清明前的艾草,这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生存哲学。”这种对传统的坚守,让寻宝记在23年里始终保持着“活态传承”的生命力,让传统饮食文化变成可触摸、可品尝的生活方式。

传承文化新范式

新一代绍兴人从品尝者到创生者

这场研学活动,不仅是亲子间的欢乐时光,更是传统文化传播的创新实践。在最后的分享环节,家长们畅所欲言纷纷表示,“这种将动手实践、文化学习、亲子互动相结合的模式,远比单纯参观游览更有教育意义,孩子在动手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就接受了传统文化的熏陶。”通过这种沉浸式的体验传承,寻宝记绍兴菜成功将传统饮食文化从书本和记忆中带出,变成人们实实在在能参与、能感受的日常生活中。

当合影定格在春日温暖的阳光下,每个家庭都带着亲手制作的青团满载而归。孩子们捧着自己的“杰作”,眼睛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家长们的手机相册里,记录着孩子成长的珍贵瞬间。他们带走的不仅是舌尖上的美味青团,更是一份沉甸甸的文化传承使命。在寻宝记绍兴菜,传统饮食文化正以鲜活的姿态,在新一代绍兴人心中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