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上海市儿童文学迎春座谈会召开 第十三届“上海好作品”揭晓
更新时间:2025-03-28 20:45 浏览量:3
东方网记者熊芳雨3月28日报道:今天下午,由上海市儿童文学研究推广学会主办,华师大出版社协办的“2025上海市儿童文学迎春座谈会”在华东师大出版社会议室召开。
华师大出版社董事长王焰表示,多年来华东师大社与上海市儿童文学研究推广学会紧密互动,尝试为青少年阅读事业贡献力量。一年一度的“上海好童书”荐选活动是上海市儿童文学研究推动学会的重头戏,华师大社每年都有图书荣获此项殊荣,这个荐书推广活动在沟通出版社、作者与读者之间发挥了良好作用,通过专业性、公益性、权威性的荐选,让一批批优秀童书不被忽视与淹没。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华东师大社与学会会长张锦江教授,携手打造的12卷新神话小说《新说山海经》丛书,这套书自出版以来深受读者喜爱。王焰介绍说,这套丛书两次荣获“冰心儿童图书奖”等多种奖项和殊荣。由文字版再创作的绘本系列《白鹿记》《青燕》等译成意大利文、马来文、阿拉伯文、尼泊尔文走向世界。传播了中国传统文化。
市文联社会服务处处长章燕致贺词。她说,“上海市文联主管的上海市儿童文学研究推广学会成立十三年,热烈祝贺坚持十三年举办迎春座谈会,热烈祝贺学会为举荐“上海好作品”,发现培养新人做出了贡献,“上海好作品”荐人荐作品也成了推动童刊的繁荣、培养新人的品牌,希望这个品牌越办越好,为童刊建业,为文学新人创造成长的空间。”
著名作家、华师大教授、张锦江会长作主题演讲《重塑上海儿童文学重镇辉煌的现实与展望》。
“上海海派儿童文学创作群的中坚力量巳经形成。”张锦江说,上海曾有中国现当代儿童文学史上最辉煌的一代,以一代儿童文学宗师陈伯吹为代表的儿童文学强大作家群,其作家各具鲜明风格存在着,如贺宜、包蕾、洪汛涛、任溶溶等都留下光色不褪的名作。而今,上海儿童文学中坚力量崛起,包含着老中青三方面的作家群体,写出了一批富有海派特色的有影响的作品。
如周锐的戏曲京剧儿童系列小说《响堂》、彭懿的《彭懿幻想馆》、殷健灵的《野芒坡》、陆梅的《万花筒》、马嘉恺的长篇系列《猫的旅店》、杨紫汐的《夜明桥上的小石狮》等。
此外,张锦江认为上海儿童文学还存在一些“软肋”。“童话创作队伍青黄不接,这是上海的遗憾。此外低幼儿童文学优秀作者稀缺。写的人少,精彩的作品更少。”
因此张锦江建议,一,创建上海市儿童文学研究院。创造儿童文学理论新人的发表园地等。二,创建幼儿文学刊物编辑与幼小教育工作者联盟会,举办幼儿文学专项培训和绘本高端论坛以及中外绘本画展。三,关注与举荐童话创作新人。组织童话新人的作品研讨会。
会上,“上海好作品”评委、文学评论家杨斌华揭晓了2025年第十三届(2024年度)“上海好作品”五篇:尤艳芳的《一张纸的故事》、金小文的《那时,我和我的朋友们》、杨紫汐的《字典里的故事》、沈红燕的《玉米、桃酥和椰奶》、崔立的《桥》。并颁发了荣誉证书。
此外,会上还表彰了在建设上海市文教事业中卓有成效的八十岁以上的人士,授予鹤琴.爱真幼儿园创始人夏建华女士为第十二届“学会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