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江西将提高低保标准
更新时间:2025-03-28 15:56 浏览量:6
在今天下午召开的
2025年十件民生实事
新闻发布会上
江西省民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正厅级)欧阳海泉
就今年的民生实事在
江西省民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正厅级)欧阳海泉:
民政工作直接为困难群众、特殊群体服务,保基本、防风险、促发展,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2025年,我们将聚焦民政领域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积极主动为人民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从具体内容上看,2025年民政领域民生实事主要是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个方面是着力提升社会救助和福利水平,兜住兜准兜好基本民生保障底线。一是提高社会救助保障标准。计划将城市低保标准提高45元,达到每人每月980元;农村低保标准提高50元,达到每人每月765元。将城市及农村失能、半失能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标准提高55元,达到每人每月1275元;农村全自理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标准提高65元,达到每人每月995元。二是加大困境儿童帮扶力度。为更好维护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受教育权利,首次出台基本生活保障续发政策,对18周岁前已纳入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保障范围,年满18周岁后在学制规定年限内仍在全日制高中和大学阶段连续就读的,可延续享受基本生活补贴。同时,首次将流动儿童加入关爱服务范围,继续协同有关部门,多方位加强对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重点流动儿童及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关爱。三是加强残疾人福利保障。三年内第二次提高残疾人两项补贴标准,将城乡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城乡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标准分别提高10元,均达到每人每月110元,进一步落实好全程网办、跨省通办、主动服务、精准管理等工作要求,确保实施更加规范、精准、有温度。
第二个方面是着力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养老服务更加可感可及。一是打造标准化街道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充分发挥乡镇(街道)层面在县乡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中的区域枢纽作用,重点改造提升35家街道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打造多功能、一站式养老服务综合体。二是增强居家养老服务供给能力。顺应大多数老年人居家养老的习惯和意愿,加强对家庭养老的支持,大力发展上门服务,为有需求的特殊困难失能、部分失能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基础照护、健康管理、探访关爱、委托代办、精神慰藉等多样化服务。三是继续大力推进区域性中心敬老院和“一老一小幸福院”建设。在去年新增145个区域性中心敬老院和527个“一老一小幸福院”的基础上,继续优化乡镇敬老院资源配置,巩固农村养老改革成果,建设改造90家区域性中心敬老院;充分利用腾退的农村小学、城区闲置老旧办公场所等资源,建设300个城乡“一老一小幸福院”,更好满足“一老一小”服务需求。四是进一步推动老年助餐服务可持续发展。通过去年的努力,全省累计建成2085个城市老年助餐点、5700余个持续提供助餐服务的农村互助养老设施。今年继续支持各地因地制宜发展老年助餐服务,发挥好市场机制作用,探索推行幸福食堂、养老服务机构+助餐、中央厨房+助餐、社会餐饮企业+助餐、物业服务企业+助餐等多种助餐模式,对符合条件的老年人分类给予差异化用餐补贴,推动助餐服务可持续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