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工艺动画 | 锚地回填砂土高精度整平施工工法
更新时间:2025-03-28 11:28 浏览量:3
对于回填砂土类的渔港锚地疏浚项目,施工质量需要同时满足回填厚度和回填顶标高双重标准,质量控制难度大。中交广航局通过对抓斗和反铲船设备进行装置研发,以及对回填工艺流程创新和优化,形成了集精准回填和高精度整平为一体的施工工法。该技术已成功运用于防城港市企沙锚泊区疏浚工程项目,应用效益显著,并经中国水运建设行业协会鉴定为“国内领先”。
视频全长5分钟,为我司动画部门制作。本视频主要介绍锚地回填砂土高精度整平施工工法
施工经济性好,高效快捷,可适应多类设备和工况,技术应用范围十分广阔。引入基于浅值大小来区分选择浅点处理的方法,施工针对性强;通过回填前工程量精准计算、以及专用水下刮平、水下压平的工艺组合,能够实现回填砂土的高精度回填整平。
本工法适用于各类沿海、内河水域砂土回填整平施工,尤其适用于对回填厚度和回填顶标高有双重质量标准的工程。
1.抛填量计算原理
按照回填泥驳的泥舱尺寸绘制回填方格网,根据回填前测量水深图确定每一个方格网内最浅点高程,以“最浅点高程+0.8倍设计回填厚度”作为最终回填整平控制标高,进行回填工程量计算。
2.水下刮平器工作原理
刮平器设计为上半部分为实体结构,而下半部分为条状齿的结构,下半部分条状齿能够减小工作阻力并减少每次刮扫土方量,避免造成原有回填厚度合格的区域在刮扫后出现厚度不足的问题,扫浅装置转动时使浅区疏浚物堆高,并通过实体板扫入深区,达到整平的效果。
3.水下压平器工作原理
采用携带重斗的水下压平器进行定标高压平,以将高处部分的土挤压到周围低点,同时使松散的土变得密实,从而达到消除浅点的目的。
1.施工准备
2.绘制施工网格
3.施工定位
4.泥驳装舱后靠泊抛卸
5.水下刮平
6.水下压平和补挖
依据测量水深图,对小于0.5m的浅点,由水下压平器进行压平;对大于0.5m的浅点,安排小型抓斗船采取梅花式开挖法,挖除部分多余土方,随后水下刮平施工,刮平后重复以上步骤。
1.水下刮平器操作要点
① 调整水下刮平器至设计(回填)标高。
② 旋转反铲臂,将高于设计标高的土方推动至低于设计标高的区域;
③ 每个船位往复操作3-4次,移动反铲船作业平台,前移距离为刮平器纵向长度的0.8~0.9倍,重复上述操作直至完成施工。
2.水下压平器操作要点
① 筛选小于0.5m的浅点出来,导入到船舶计算机中;
② 使水下压平器平面位置对准浅点位置,下落至整平标高,每个点位复压2-3次;
③ 落点之间保持0.5~1.0m重合,以保证压平效果。
1.经济效益
本工法的创新运用,极大的减少了锚泊区项目二次整平施工工作量,施工一次合格率从64.9%提升至95.8%,缩短关键线路工期35天,相比常规整平方法节约成本168万元。
2.社会效益
本工法使用常规的抓斗挖泥船和反铲挖泥船设备,可进行快速改装、拆卸,施工灵活简便,施工质量能够有效保证。相较于大型专业化整平设备,需求作业面小,作业工效高,施工成本低,能够迅速部署实施,社会效益显著,具有广泛的推广运用前景。
本工法成功运用于防城港企沙中心渔港锚泊区项目工程,共完成底质替换回填面积27.5万㎡,经过施工质量检查,回填厚度偏差值小于0.2m,工程质量远超设计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