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童趣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4岁女孩确诊糖尿病!儿童糖尿病为何低龄化?这几个症状别忽视!

更新时间:2025-02-24 17:30  浏览量:1

2025年2月23日,杭州市余杭区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接诊了一名4岁女孩露露(化名)。春节期间,她因大量摄入甜食和饮料,突然出现无精打采、面色淡漠、呼吸深长等症状。经检查,露露的血糖值高达31.68mmol/L(正常随机血糖为3.9~11.1mmol/L),并伴随酮症酸中毒,最终被确诊为儿童糖尿病。这一案例引发广泛关注,也让无数家长惊觉:糖尿病竟能如此凶险地侵袭幼童!

病理机制:1型糖尿病的“免疫系统误伤”

儿童糖尿病以1型糖尿病为主(占85%-90%),其本质是自身免疫系统异常攻击胰岛β细胞,导致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

急性代谢紊乱期:发病初期,患儿胰岛功能迅速衰竭,血糖急剧升高,脂肪分解加速,产生大量酮体。酮体堆积引发酸中毒,导致呕吐、呼吸深快、脱水甚至昏迷。

诱因叠加:遗传易感性是基础(如家族糖尿病史),但环境因素如病毒感染(如腮腺炎、风疹)或高糖饮食可加速免疫系统“失控”。露露春节期间甜食过量虽非直接病因,却成为酮症酸中毒的导火索。

发现过程:被忽视的“三多一少”信号

露露的确诊过程揭示了儿童糖尿病早期症状的隐蔽性与家长认知的盲区:

初期症状被误判:露露在发病前半个月已出现多饮、多尿、多食但体重下降的“三多一少”典型症状,但家长误以为是“长身体的正常现象”。

急性发作时的异常表现:

呼吸深长(为排出体内酸性物质),伴随乏力、呕吐,提示酮症酸中毒已进展至危险阶段。

血糖爆表:露露的血糖值超过正常上限近3倍,血酮体浓度升高导致代谢性酸中毒,需紧急补液、胰岛素治疗。

为何儿童糖尿病易被延误?

症状隐匿性:幼儿表达能力有限,多饮多尿易被忽视,如夜尿频繁可能被误认为“尿床”。

认知误区:家长普遍认为糖尿病是“成人病”,对儿童发病缺乏警惕。湖南11岁男孩小乐确诊前一个月体重骤降20斤,家长同样未及时察觉

突发诱因掩盖病程:感染(如感冒、腹泻)或饮食失控常导致病情急剧恶化,掩盖了前期慢性发展过程

医学警示:早识别可救命

酮症酸中毒是儿童糖尿病最常见的急性并发症,致死率极高。医生提醒:

关键时间窗:若孩子出现“三多一少”、呼吸深快、呕吐伴腹痛,需立即测血糖并就医。

日常监测:有家族史者应定期筛查血糖;已确诊患儿需严格遵循胰岛素治疗与饮食管理,避免血糖剧烈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