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强林:他说自己是个“笨小孩”
更新时间:2025-02-24
19:29 浏览量:1

入职16年来,李强林身上有了越来越多的标签:技术操作能手、职工创新标兵......他却自诩自己是一个“笨小孩”,一心就想守护好设备运行,保证生产平稳运行。2008年,李强林入职天能乙炔厂,在车间里,他遇到了自己的师傅王成。王成是深耕干法乙炔一线的老师傅,在那些复杂设备的运转声中,王成总能凭借敏锐的听觉和多年积累的经验,迅速判断出设备的细微故障;面对棘手技术难题,他一出手,便能找到精准的解决办法。当一起进厂的伙伴们还在适应车间的倒班节奏时,李强林早已利用休息时间把设备给“拆”了。他用“笨办法”对照乙炔操作规程上的清净工艺流程图,将各个设备管线位置及名称一一记下,烂熟于心。天能乙炔厂有1800多台动设备,700多台静设备,各类管线加起来有数十公里。生产线出现问题,需要倒流程、排故障,理论功底“深厚”的李强林却无从下手。“细破碎机进铁、平皮带机刮灰器损坏......这些是故障多发点;盘式给料机下料口软连接漏灰、纳西姆机组频繁清洗......这些是设备维修的难点;鄂式破碎机安装肘板、破碎机更换传动皮带......这些是比较繁琐的安装步骤。”翻开李强林的“武林秘籍”,从设备维修的更换零件、调试次数到思路方法、运行原理,李强林从“0”到“1”,逐步构建起自己的知识库。在破碎厂房内重板机安装过程中,李强林发现缓冲料仓下料口存在卡电石颗粒情况,便提出加装梯形碳钢挡板,保障了生产系统平稳运行;利用废旧皮带密封重板机箱体,防止电石风化;在重板机缓冲料仓侧面加设侧门,方便设备检维修。这样的小建议、小创新,他提出了20多项。

在维修现场的他似乎不知疲倦,一遍遍拆解、安装机械设备,每个螺丝、零件都逃不过他的眼睛。既肯吃苦又有师傅的专业指导,李强林很快成长为公司技术骨干,沉在一线获得的技术积累也得到了“验收”时刻。在他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青年职工投身到技术钻研与设备优化的工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