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荟通:电商还是门好生意吗?(四)
更新时间:2025-02-06 09:41 浏览量:13
真功夫与硬道理
商业发展主逻辑的轮替,注定要让一部分人失意,一部分人得意。
90后山东小伙郭洪凯是熊家社的创始人,2020年春节,郭洪凯开始做拼多多个人店铺,销售儿童手工棉衣。店开了没几个月,一款肚围订单猛增,从日销突破1000单,到日销稳定在8000单以上,再到日销售额突破20万。
主营儿童服饰用品的熊家社,店铺价格最高的单品也不过30元出头,能在竞争中杀出重围,靠的是有品质的低价。熊家社地处山东德州,远离童装产业带,缺少原材料采购优势,硬着头皮拼低价是走不通的,这迫使熊家社从面料、花色、款式、功能等方面去寻找突破,去细分市场中发现增量空间,找到蓝海、挖掘差异点、放大长板,在保证产品品质的前提下,形成价格上的比较优势。在郭洪凯看来,熊家社的核心竞争力是“比工厂懂运营、比运营有供应优势”。
熊家社能够崛起,源于其呼应了理性消费、供应过剩的市场趋势。而如熊家社一般抓住现阶段市场竞争主旋律,并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的商家并非孤例。
在大众朴素的感知中,以熊家社为代表的卖家们把商品品质和价格都“卷”出了新高度,而事实上,“低价”二字远非表面上看到的那么简单,其实质是需求端对质价的追求,供给端对效率的提升等等在市场底层所发生的错综复杂的变化,只是最终呈现并被大众强烈感知到的,集中在了低价二字上。
低价看似是简单粗暴的评价指标,其实最本质地反映了市场的变化,作为市场经济最灵敏的调节手段,价格最真实地呈现需求与供给的博弈结果。在最本源的市场规律基础之上制定的游戏规则,既是最大的公平,也是最大的机遇。
对于潜心从产品、效率上下功夫的卖家而言,电商不容易挣钱是个伪命题,因为只要沉得下心练就硬功夫,永远都能分得到最可口的蛋糕。
立体营销功能点阵
针对不同行业不同场景,提供丰富多样化的营销功能,帮助商家实现引流、裂变、复购等,提升店面营业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