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童趣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老李收养弃婴,三年后亲生父母找上门,结果他掏出一份亲子鉴定!

更新时间:2025-01-24 19:38  浏览量:14

(本人用第一人称写故事,素材有原型,但情节有所演绎,请勿对号入座!)

有人说,血缘是这世上最牢固的纽带。可我觉得,真正的亲情,是一颗愿意付出的心。

我是陈明,今年45岁,在县城社区医院当一名普通医生。说起隔壁的老李,在我们这一片可是出了名的。不为别的,就因为他和小欣然的那段故事,到现在社区里的人还时常提起。

那是2020年冬天的事。那天晚上下着大雨,医院值夜班的护士小周在门诊大楼前发现了一个纸箱,里面裹着个刚出生的女婴。孩子生下来没多久,脐带还带着医用剪刀的痕迹。一查体就发现,这孩子有先天性心脏病。

这种事在县城里时有发生。一般情况下,派出所会把孩子送去福利院。可这次,住在社区的退休教师老李主动提出要收养这个女婴。

老李今年58岁,妻子十年前因病去世,膝下无子。这些年一个人住在三楼的老房子里,除了看看书、遛遛弯,平日里也没什么娱乐活动。他这一说要收养,社区里的人都觉得不可思议。

“一个大老爷们,怎么带孩子?” “那孩子还带着病,以后的医药费可不是小数目。” “都快60的人了,带个奶娃娃,这不是给自己找罪受吗?”

可老李就是这么个倔脾气的人。他说:“这孩子要是去了福利院,这一辈子都得在那里过。我虽然年纪大了点,但是我有退休金,有时间,我能给她一个家。”

就这样,老李给女婴取名叫李欣然,一个人带着她住进了三楼的老房子。从此,我们社区里就多了一对让人议论的”父女”。

要说老李带孩子,还真是让人刮目相看。头一个月,他就把几十年的老烟枪给戒了。说是怕二手烟对孩子不好。他还跑遍了县城里的母婴店,买了各种育儿书籍,认认真真地学习怎么带孩子。

那时候欣然才出生不久,需要喝奶粉。老李每天晚上都要起来三四次给孩子冲奶粉。白天的时候,他就把小床搬到阳台上,一边看书一边哄孩子。

日子就这么过着,欣然一天天长大,老李的头发却白得更快了。他把每个月的退休金除去日常开销,都存进了一个专门的账户,说是给欣然将来上学用的。三年下来,竟然存了36万。

日子平淡却温馨,直到去年夏天,一对自称是欣然亲生父母的人找上门来。

那是个周末的早上,我正在楼下遛弯,看见一辆黑色奔驰停在小区门口。下来一对穿着考究的中年夫妇,说是从广州来的,开了一家进出口贸易公司。

他们上门就说要见欣然,还带着三年前欣然出生时的照片和医院开具的出生证明。说是当年因为公司出了问题,不得已才把孩子暂时放在医院门口,现在事情都处理好了,特意来接孩子回家。

中年男人从包里掏出一叠钱,整整100万。说是要感谢老李这三年的养育之恩。

老李站在门口,看着那叠钱,一句话也没说。欣然正在屋里的小床上睡午觉,细细的鼾声透过半开的门传出来。

事情很快在社区里传开了。不少人都来劝老李,说是得为欣然的未来考虑。这对夫妇家境优渥,能给欣然更好的生活条件和教育资源。再说欣然还需要长期治疗心脏病,医药费也是笔不小的开支。

可老李就是不松口。他把自己关在屋里,守着熟睡的欣然,连门都不愿开。

那对夫妇请来了律师,说要告老李非法收养。说当初医院和派出所的手续都不完备,老李收养欣然根本不符合法律程序。

社区里的人开始议论纷纷。有人说老李自私,不为孩子着想。也有人说这对夫妇来路不明,万一是人贩子呢?

事情闹到了法院。开庭那天,整个社区的人都去了。老李穿着那件洗得发白的中山装,怀里抱着欣然。欣然已经会说话了,一直叫着”爸爸”,小手紧紧抓着老李的衣襟。

那对夫妇带着律师,出示了各种证明材料。说他们是欣然的亲生父母,有权把孩子接回去。

就在这时,老李从怀里掏出一个牛皮纸信封,里面是一份亲子鉴定报告。

原来,在这对夫妇第一次上门后,老李就悄悄做了调查。他找到了欣然出生的那家医院,查到了真相。这对夫妇根本不是欣然的亲生父母,他们是一个专门收养有心脏病婴儿的团伙成员。

他们的目的不是真的想要孩子,而是利用这些患病婴儿做慈善募捐。他们用这些孩子的照片和病历在网上发起募捐,每年能收到上千万的捐款。但实际上,这些钱根本没用在孩子们身上。

案子扯出了一个跨省的慈善诈骗团伙。那对夫妇当庭被警方带走。

法庭上,老李说了一句话:“欣然不是我的亲生女儿,但她是我的命。”

后来我们才知道,老李年轻时是省城一家三甲医院的儿科专家。他的妻子当年也是因为先天性心脏病去世,所以他对这种病特别敏感。这些年他默默存钱,就是准备给欣然做手术。

去年年底,欣然做了第一期手术。手术很成功,现在她能像普通孩子一样跑跑跳跳了。每天早上,你都能看见老李牵着欣然的手,慢慢地走在上学的路上。

那么大家觉得,在金钱和亲情面前,什么才是最珍贵的?是流着相同血液的血缘,还是愿意为你付出生命的那个人?当那些打着亲情旗号的人,实际上心里装着的却是利益时,我们又该如何明辨真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