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童趣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丈夫重病住院小叔子偷偷转来20万,化疗结束医生拿来一份亲子鉴定

更新时间:2025-01-24 06:01  浏览量:24

有人说,血缘亲情是这世上最牢固的纽带,但有时候,最伤人的也恰恰是血浓于水的亲人。看着病房里打点滴的丈夫,我总觉得这世事难料,命运弄人。

我是刘巧云,今年45岁,在江源县卫生院当护士长。1995年的春天,我在卫生院遇见了陈建国。那时候他刚从省城建筑学院毕业,分配到县建筑公司当技术员。

记得那天他是陪同事来打破伤风针,穿着一件褪了色的蓝格子衬衫,戴着副黑框眼镜。他那副拘谨的样子,让我想起了自己刚参加工作时的模样。

说起来也巧,没过几天,我去邮局取包裹,又碰见了他。那会儿天正下着小雨,他撑着把红色的雨伞,见我没伞,就主动把伞递了过来。

就这样,我们开始了断断续续的接触。他是个老实人,每次见我都显得特别紧张,说话都有点结巴。慢慢地,我发现这个戴眼镜的男人,心思细腻,为人温柔。

1996年冬天,我们结婚了。婚礼很简单,就在县城的老味儿饭店办了十桌酒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他的弟弟建军,那时才17岁,在整个婚礼上忙前忙后,又是端菜又是倒酒。

建军从小就没了父母,是公公婆婆一手拉扯大的。婆婆常说,建军打小就懂事,从不让人操心。后来我才知道,建军上完初中就主动辍学了,说是要出去打工补贴家用,好让哥哥安心读大学。

日子就这样过着,我和建国有了自己的小家。建军也在外头打拼,听说跟着一个包工头走南闯北。偶尔过年回来,总会给我们带些地方特产。我们一家人其乐融融,直到去年夏天。

那天建国下班回来说肚子不舒服,我带他去医院检查,结果查出是肝癌晚期。这个噩耗像晴天霹雳,我整个人都懵了。

从确诊到住院,前前后后花了将近30万。我们的积蓄很快就见了底,房子也抵押出去了。正发愁的时候,建军突然转来了20万,说是这些年的积蓄。

当时我没多想,可后来总觉得这钱来得蹊跷。建军一直在建筑工地打工,就算再省吃俭用,也不可能有这么多存款。更奇怪的是,每次他来医院,似乎都特别关心建国的病情,问东问西的。

我记得有一次,建军问主治医生:“我哥这病,需要换肝吗?”医生说或许将来会需要,建军立马说:“要是需要,我捐!”说这话时,他眼圈都红了。

那天晚上我做了个梦,梦见婆婆坐在老家的枣树下,一遍遍地说:“巧云啊,你要原谅我们……” 直到现在,我还清楚记得那个改变一切的下午。建国刚做完一次化疗,整个人虚弱得很,躺在病床上昏昏沉沉地睡着。

那会儿我正在走廊里晾毛巾,听见值班室里护士小张在和王主任说话:“王主任,您说小陈主任怎么跟他哥长得一点都不像?”

王主任叹了口气:“这话可不敢乱说。不过说起来也怪,我记得三十年前,咱们医院还真出过一次抱错孩子的事。那时候我刚来医院实习,听老护士们说的。”

我手里的毛巾掉在了地上。脑子里突然闪过很多画面:建军和建国不同的长相,婆婆看建军时略带愧疚的眼神,还有建军执着地要捐肝的样子。

第二天一早,建国又开始发烧,血化验指标很不好。主治医生说再这样下去,可能真的要考虑换肝了。建军听说后,立刻要求做配型检查。

化验科的李大夫是我的老同学,那天她神色古怪地把我叫到走廊上:“巧云,按理说这事我不该说,但你是我老同学。建军和建国的血型配对结果很奇怪,让我想起三十年前的一件事……”

原来,1985年农历七月十五,我们县医院的产科同时有两位产妇生了男孩。一个是县建筑公司的陈师傅家,一个是县面粉厂的刘师傅家。那天医院人手不够,护士长临时叫了个实习护士帮忙。

没想到那个实习护士把两个孩子的名牌弄混了。等到发现不对劲时,已经过去好几天。两家人都认定是自己的孩子,谁也说不清到底抱错了没有。

这事后来不了了之,但当时的护士长一直觉得心里过不去。临退休前,她把这件事告诉了几个老同事,说这是她这辈子最大的心结。

我颤抖着拿出建军和建国的化验报告。作为一名护士,我太清楚这意味着什么了。

就在这时,医生通知说建国必须尽快手术。建军很坚持要做亲子鉴定,说是为了确保配型准确。其实我知道,他一定也想明白了什么。

等待结果的那几天,我常常一个人坐在医院的长椅上发呆。记得建国小时候,婆婆总说他随了陈家的相貌。可现在想想,他其实长得更像面粉厂刘师傅家的人。

而建军,从小就跟陈家人长得一模一样。十几年来,每次他从外地回来,左邻右舍都说:“这孩子越长越像他爹了。”

终于,亲子鉴定报告出来了。医生让我和建军一起进办公室,拿出那份白纸黑字的报告。看完后,我和建军都沉默了。原来,三十年前那个传言是真的,抱错的,正是建国和建军。 建军先开口:“嫂子,这事先别告诉我哥。”说完,他转身出了办公室。透过窗户,我看见他蹲在医院的台阶上,点了根烟,肩膀一抖一抖的。

那天晚上,我做了个决定,打电话给了住在隔壁县的公公婆婆。老两口第二天就赶来了医院。我把报告给他们看,婆婆的眼泪一下子就下来了。

原来,当年两家都知道抱错了孩子。但那时候建国都满月了,两家商量来商量去,最后决定各自把孩子养大。谁知道没过几年,刘家出了变故,两口子都去了。

婆婆说:“我对不起建军啊。他亲生父母走得早,我们就把这事瞒着他,想着等他长大了,有出息了再说。可这一瞒,就是三十年。”

公公在一旁抹眼泪:“建国从小就是个好孩子,虽然不是我们亲生的,可这么多年,我们也当亲生的养。建军也是,那孩子打小就懂事,上学时成绩好,要不是为了给建国省钱读大学……”

我突然明白了建军为什么会有那20万。他这些年在外打工,一定没少吃苦。那天他说要捐肝,不是一时冲动,而是早就做好了准备。

第二天一早,建军来医院,手里提着个保温桶:“嫂子,这是我熬的鸡汤,给我哥补补身子。”他说这话时,眼里满是心疼。我看着他,心里五味杂陈。

这时候建国醒了,看见建军来了,虚弱地笑笑:“老弟,又翘班来看我啊?”

建军放下保温桶,帮建国擦了擦额头的汗:“哥,医生说你得换肝。我做了配型,很合适。手术定在下周一,你别担心,一切有我。”

“不行!”建国突然激动起来,“你还年轻,怎么能……”

建军打断他:“哥,你记不记得我上初中那年,被人欺负,是你冲上去帮我打架。你说过,这辈子我们兄弟同心。现在换我报答你了。”

说这话的时候,建军的眼里闪着泪光。我知道他说的是真心话,血缘关系或许重要,但三十年的兄弟情义,比什么都真实。

手术那天,我看见建军推着建国进手术室,轻声说:“哥,你放心,咱们很快就能一起出去钓鱼了。” 手术进行了将近八个小时。期间,我看见公公婆婆在佛堂里一直念经。我知道他们心里有愧,这些年瞒着两个儿子的事,让他们寝食难安。

手术很成功。医生说建军的肝脏状态特别好,移植后恢复也会更快。等建国醒来,见到守在床边的建军,眼泪就下来了。

“傻弟弟,你怎么这么傻……”建国哽咽着说。

建军笑了:“哥,你才傻。这些年,要不是你供我读书,我早就去工地搬砖了。”

“可是……”建国欲言又止。

这时婆婆走过来,跪在病床前:“建国,建军,是妈对不起你们。这些年,妈一直没敢说……”

婆婆把当年的事情说了出来。病房里一片寂静,只有监护仪器发出滴滴的声音。

建国先开口:“妈,您别这样。养育之恩比天大,这些年您和爸把我当亲生儿子一样疼……”

建军也扶起婆婆:“是啊妈,您别自责。我早就知道了。”

“你知道?”我们都愣住了。

“去年春节回来,我收拾老房子的时候,在您床头柜里发现了一封信。”建军说,“信是当年医院护士长写的,说明了抱错的事。我想,您一定是有苦衷的。”

“那你还……”婆婆说不下去了。

“您和爸把我抚养长大,给了我家的温暖。我早就把您当亲妈了。至于我哥,”建军看着建国,“这些年,他待我比亲兄弟还亲。”

过了几天,县面粉厂的老职工找上门来,说是听说了这事。原来刘师傅夫妇去世前,给儿子留了一笔存款和一套房子。这些年无人认领,现在按理说该归建国所有。

建国沉默了一会说:“叔叔阿姨,这些东西我不能要。我已经有了最好的父母和兄弟。”

听到这话,公公婆婆抱着两个儿子痛哭起来。我站在一旁,看着这一幕,突然觉得,血缘再亲,也比不上三十年的相濡以沫。

建国康复出院后,建军还是继续在外打工。每个月都会寄钱回来,信封上总是写着:“哥,这是我的一点心意。”

去年冬天,建军终于回来了,说是在深圳站稳了脚跟,开了家建筑装修公司。他要带着公公婆婆一起去深圳住。临走前,他对建国说:“哥,我在那边给你也留了位置,你要是想来,随时都可以。”

标签: 化疗 医生 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