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河南一男子腹泻原因不明,以为是肠癌,主任检查后果然不是
更新时间:2025-01-26 17:21 浏览量:35
资料来源 1. 《肠镜检查前的准备和注意事项》 2. 《现代肠镜技术及其临床应用》 3. 《肠道准备及其对肠镜检查结果的影响》腹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拉肚子,是一种常见的症状表现,无论是男女老师还是大人小孩,都有可能有过腹泻的经历。轻则一天三四次,重则一天十多次。有时候当天就能好,但也有些时候会反反复复。一般来说,当出现拉肚子症状时,大家下意识的认为这可能就是着凉了,或者是吃坏肚子,治疗原则也常常秉持着忍一忍,等一等的想法,根本不当回事。
38岁的河南男子苏峰,是一名货运司机,常年四季都在外地出差,很少有回来的时候,为此,妻子没少怨声载道,但是每一次都是无果而终。为了弥补妻子的损失,他每个月赚的钱都是悉数上交,最穷的时候兜里面可能都拿不出一顿饭钱。然而,即便做到了这个份上,他还是被妻子无端指责怒骂,家庭生活非常紧张。
2016年8月初,他出完车回家休息几天,到家第二天他就开始腹泻,有时候晚上要去三四次厕所,每次都是水样便为主。而且伴随着恶心、腹胀的感觉,看着一桌子精致的菜肴,也是半点胃口没有。有时候和朋友一块吃饭,甚至能当面开始呕吐不止。苏峰对此颇感困惑。
10号早晨,他一早的就出门买菜,想着给家里人做一顿丰盛的午饭。一走进菜市场,扑鼻而来的鸡鸭禽类的味道就逼得他喘不上气,尤其是走到海鲜类的市场摊位时,他心里更是翻江倒海,甚至还有些头晕脑胀的晕眩感觉,差点就这么跌倒在地上。
他快步离开了现场,急匆匆的买了一些菜然后就离开市场回到家。到家后,这股莫名的恶心仍在持续,实在是压制不住赶紧去洗手间呕吐。这时,腹腔内也响起了高昂的肠鸣音。整个人上吐下泻,怎么都缓不过来。妻子只想着他难得回来一次还偷懒,气不打一处来隔着门外就骂他是个十足的懒汉。
差不多半小时后,他才从厕所出来,脸色惨白难看,顾不得理会妻子,赶紧找出止泻药服用。吃完后腹泻的症状得到了缓解。但是没多久的功夫,腹泻又开始时有发作,甚至愈演愈烈。肉眼可见的脸色变得憔悴不堪。实在是经不住折腾,他决定前往医院就诊。
医生了解了患者的病情后,考虑这可能是肠道出现了问题,建议对方去做个肠镜检查。然而,这对于他来说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毕竟肠镜的术前准备可不是很好受的。尤其是对于一个腹泻患者来说。
清肠是肠镜检查准备的重要步骤。医生通常会开具泻药或促排便的药物,患者需按照说明书的指引,在检查前一天进行服用。这个过程可能会导致多次排便,同时保持足够的水分摄入,以防脱水。某些情况下,医生还可能建议患者进行灌肠,以进一步清除肠道内的废物。
做完肠镜检查后,所有人都意外了,让人惊讶的是,肠镜检查结果一切正常,既没有炎症,也没有肠道息肉。而且肠道黏膜平整光滑,别说是息肉了,哪怕是轻微的充血、红肿都没有。看着手里这份检查报告,医生也觉得有些错愕,这问题还能出在了哪里呢?
医生反复查看了患者的病例,接着问道:“要不再做几个检查确认下?”看着医生这幅不确定的表现,他作为一个患者更加不信任对方了,拍桌子瞪眼睛说道:“你这是什么话?你一个做医生的,这么一点问题还要问患者?”说完,头也不回的准备离开。医生看他态度强硬,也只好作罢,于是给他开了一些止泻药。临走前,还不忘叮嘱对方,若是症状还是得不得控制,那么必须要及时就医。
吃完药以后,他腹泻的毛病还是时有反复,有时候一天仍然要去几次厕所,但有时候又看着半点问题没有。他被反复折磨着,这次换了一家医院就诊。发现肠镜检查的结果还是如出一辙,没有炎症也没有息肉。他也觉得纳闷,明明什么问题都没有,怎么还是腹泻不止?
12月2日早晨,他起床后又开始拉肚子,从早上开始就没停下过,下腹部一阵绞痛,来回去厕所跑了好几次,大便全都是水样状。而且还一阵接着一阵的干呕,四肢酸软乏力,浑身的骨头就像是散架了一样。呼吸也变的急促,浑身的肢体都跟着不自觉的抽搐。
意识到病情不对劲后,他赶紧拨打了急救电话。送医后,他已经陷入了昏迷的状态。医生进行紧急处理后,他的情况才稳定下来。医生随后又跟他开了血液检查、CT等。结果显示,钾离子浓度低至1.6mmol/L,属于严重的低钾血症。
低钾血症是指血液中钾离子的浓度低于正常范围,通常认为血钾水平低于3.5mmol/L。钾是人体中一种重要的电解质,对于维持细胞功能、神经传导、肌肉收缩及心脏功能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人体内的钾主要存在于细胞内,约有98%在细胞内,只有2%在体液中,维持细胞的电位平衡至关重要。
然而,除了这个结果外,其他的都提示正常,单纯的低钾血症并没有办法判断,反而可能是拉肚子引起的电解质紊乱。就当场面陷入一片僵局的时候,医生决定寻求主任的帮助,再次询问了对方腹泻的症状,侧重点有些差别。随后又安排了两个检查。很快结果出来了,真相也跟着出来了。
医生把他重新叫到诊室,开口之前先让他做好心理准备。他被吓得不轻,差点以为自己是肠癌。医生对于他的怀疑进行了否定,随后拿出了那份检查报告。他看完后的,不解的质问道:“我.....我怎么会是这个病呢?这不比杀了我还难受!”
见状,医生无奈叹息道:“哎,得了这种病,基本上大罗神仙来了都难救活......”
艾滋病是一种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疾病,它会导致患者的免疫系统逐渐被破坏,进而导致各种机会性感染和合并症的发生。在艾滋病患者中,腹泻是一个常见且令人困扰的症状。
正常情况下,人体的免疫系统能够有效地抵御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病原体的侵袭。然而,在HIV感染后,尤其是当病情进展到艾滋病阶段时,患者的CD4细胞数量会下降。CD4细胞是一种重要的免疫细胞,负责协调免疫反应,并帮助其他免疫细胞能够有效地对抗感染。当CD4细胞减少,患者就会面临更多的机会性感染,其中包括肠道感染,如细菌性或病毒性腹泻。常见的病原体包括艰难梭菌、细小病毒、弓形虫等,这些病原体都可能导致腹泻的发生。
其次,艾滋病患者的营养状况往往较差,营养不良的情况也可能导致腹泻。HIV感染可以引起食欲减退、吞咽困难、口腔溃疡等症状,导致患者进食量减少或无法充分吸收养分。
营养不良会削弱免疫系统的功能,进而使患者更容易受到感染的侵袭。这种情况下,患者的肠道功能可能会受到损害,使其更容易发生腹泻。此外,某些药物的副作用也可能引起腹泻,尤其是抗逆转录病毒药物(ART)在治疗HIV时可能会导致肠胃不适,这是患者在接受治疗时常常会遇到的问题。
HIV不仅攻击免疫系统,还可能影响到肠道中的CD4细胞,使其在肠道的密度减少。这种变化使得肠道的屏障功能降低,导致肠道对食物及病原体的抗击能力下降,从而引发肠道的炎症和功能障碍,进而导致腹泻的发生。研究表明,HIV感染后,肠道微生物群的组成也会发生改变。有些有益的细菌减少,而有害细菌的增多,进一步加剧了肠道的炎症反应,导致腹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