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子难产去世,为娶新欢无情抛弃7个月大的女儿,晚年无后求相认
更新时间:2024-11-12 00:03 浏览量:17
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谁能想到站在这片杂草丛生的荒地前,50多岁的黄正祥会潸然泪下。
他的手中紧握着一张泛黄的照片,那是他唯一的女儿。
24年前为了和新欢组建家庭,他将年仅7个月大的女儿托付给父母,从此音讯全无。
如今膝下空空、两鬓斑白的他,终于想起要去寻找那个被遗忘的女儿。
然而命运似乎跟他开了个天大的玩笑——当他好不容易找到女儿时,却发现她早已有了自己的幸福人生。
这个"迟到"的父亲,还有资格重新走进女儿的生活吗?
带着那张泛黄的照片,黄正祥踏上了寻女之路。
一年多的时间里,他就像个"无头苍蝇"一样在墨磨村转悠。
村里的小路他走遍了,村口的老树他都快盯出眼花了,可愣是找不到关于女儿的半点线索。
有时候他会坐在村口的石头上发呆,看着来来往往的年轻姑娘,眼神中透露着期待与惆怅。
村里人都说他疯了,大热天的还穿着一件发白的衬衫,顶着烈日在村子里转悠。
可黄正祥不在乎这些,他的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一定要找到女儿。
实在走投无路了,他只好厚着脸皮去找当地媒体帮忙。
让他没想到的是,记者们听完他的故事后,眼神都变得异常复杂。
"您为什么现在才想起来找女儿?"一位年轻记者直截了当地问。
这个问题像一记重拳,直接打在了黄正祥的心窝上。
深夜里他独自坐在出租屋的床边,望着天花板发呆。
那些曾经被他刻意遗忘的往事,如今却像放电影一样在脑海中不停地闪现。
他清楚地记得当年女儿哭着向他伸出小手的样子,可他却选择转身离开。
睡不着的时候他会想:如果当初少一点自私,多一点担当现在的结局会不会不一样?
有时候他也会怀疑自己此行的目的——是真的想念女儿,还是只是因为老了需要有人照顾?
每当这个念头冒出来,他都恨不得给自己两巴掌。
可不管怎样他都决定要把这段被尘封的亲情重新找回来。
哪怕村里人对他指指点点,说他是"晚年想开后门",他也咬着牙坚持着。
毕竟这是他欠女儿的,也是他欠那个早逝的发妻的。
当记者追问起24年前的往事时,黄正祥的脸上写满了痛苦。
那是一个雨夜电闪雷鸣中,他的妻子躺在产床上艰难地挣扎着。
"一定要救救孩子......"这是妻子留给他的最后一句话。
可谁能想到妻子用生命换来的这个小生命,最后却被他亲手推开。
那会儿的黄正祥,简直就是个"人间渣男"。
妻子的棺木还没入土,他就被父母拉去相亲了。
一个月后他就认识了阿兰,没多久两个人就好上了。
其实当时的阿兰条件不错,模样周正还是个小学老师。
可她有个最大的缺点——不喜欢带别人的孩子。
"天天换尿布我是来当你老婆的,不是来当保姆的!"这是阿兰的口头禅。
每天家里都因为照顾孩子的事吵得鸡飞狗跳。
黄正祥夹在妻女中间,左右为难最后居然想出了个"馊主意"。
他把女儿送到父母家,美其名曰让他们帮忙带一段时间。
结果倒好他带着阿兰直接跑到外地打工去了。
更离谱的是他那个当船老大的父亲,在洞庭湖上横着走的主,居然默许了这事。
而他那个重男轻女的老娘,趁着老爷子出门做生意的功夫,把孙女给送人了。
想到这里黄正祥恨不得给自己两巴掌。
那会儿他只顾着讨好新媳妇,完全忘记了自己还是个父亲。
这些年他一直在骗自己:孩子跟着父母生活得挺好。
可事实上他连孩子被送到哪里都不知道。
时光啊真是最无情的东西,一晃就是24年。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媒体的帮助下,黄正祥终于在墨磨村打听到了女儿的消息。
当他第一次看到小丽时,整个人都愣在了原地。
那张脸那个眉眼,简直就是他已故妻子的翻版。
"这绝对是我的女儿!"他激动得差点喊出声来。
可小丽看他的眼神,却像看陌生人一样冰冷。
"你凭什么现在突然跑来认亲?"小丽的语气里充满了讽刺。
原来她早就知道自己是被收养的。
而且现在的生活让她觉得无比幸福。
大学毕业后她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
结了婚有了可爱的宝宝,小日子过得有声有色。
黄正祥强压着激动的心情,提出要做亲子鉴定。
这下可好直接把小丽给惹毛了。
"你当年扔掉我的时候,怎么不想着做亲子鉴定?"
"现在老了没人管,就想起有这么个女儿了?"
这一番话比钢针还要扎心。
黄正祥张了张嘴,却发现自己无言以对。
是啊当年随随便便就把女儿扔给父母。
现在又凭什么理直气壮地来认亲?
记者看不下去了,想帮忙打圆场。
可小丽却直接下了"逐客令"。
就在气氛剑拔弩张之际,小丽的养父母站了出来。
他们虽然穿着朴素,说话却字字珠玑。
"孩子从小就在我们身边长大,虽然家里条件不好,但我们从没亏待过她。"
养父母的话不带一丝火气,却重重地敲在黄正祥心上。
是啊当年自己一走了之,是这对普通农民夫妇含辛茹苦把女儿养大。
从换尿布到上学念书,从生病住院到大学毕业,点点滴滴都是他们的付出。
而自己呢?连女儿第一次会走路都不知道。
小丽看着养父母的眼神充满了感激:"在我心里,他们才是我最亲的人。"
这句话宛如一道惊雷,把黄正祥劈得外焦里嫩。
记者看着这一幕,忍不住在笔记本上写道:"血缘关系哪有日夜相伴来得真实?"
最终小丽还是拒绝了亲子鉴定。
她说:"我现在很幸福,不想因为一张DNA报告打乱现在的生活。"
黄正祥站在原地,久久说不出话来。
他终于明白自己永远失去了做父亲的资格。
因为亲情这东西,不是说想要就能要的。
就像断了的桥就算再怎么后悔,也没法重新连接了。
看着小丽和养父母幸福的背影,黄正祥默默地转身离去。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生育不等于养育,血缘不等于亲情。
有些错误一旦犯下,就再也没有机会弥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