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编程机构童程童美“跑路” 预付费后“退款难”仍是痛点
更新时间:2025-01-21 15:43 浏览量:21
2025年1月13日起,有关少儿编程培训机构童程童美“跑路”的新闻在网上持续发酵。
多家媒体公开报道显示,童程童美合肥、成都、沈阳、长沙、郑州等全国多个城市的家长群被通知停课。另有童程童美教师称,高层卷款跑路,员工停发工资。
公开资料显示,童程童美在国内拥有230多个线下校区,遍布50多座城市,为超过12万名3至18岁青少年提供编程教学及服务,课程内容覆盖创意启蒙课程、人工智能编程、智能机器人编程、信息学奥赛编程等。
童程童美“跑路”事件出来之后,各地教育、公安、人社等部门已成立专班开展工作。
转机构并不“治本”
1月16日,童程童美在公众号上发布了转课公告,包括小码王、乐博乐博,核桃编程等5家机构,提供不同的课时服务。
从通告可以看到,机构复课是在2025年春节之后,且复课机构中仅包含广东、河南、河北、江苏、山东、北京等部分机构,并非全国范围。
有些家长在网上发声,这些合作机构名义上是“免费”上课,实则是想通过该方式进行转化,即学员须承诺购买一定课时才能免费享受课时。
类似童程童美给出的转接方案,其实跟此前一些“跑路”的培训机构做法并无差别,也是无奈之举,治“标”不“治本”。
童程童美在1月16日、17日两天发布的通报
2024年10月,北京一家知名的羽毛球、篮球体育培训机构花香盛世突然关门,几十家门店一夜之间人去楼空,很多家长数千元到上万元的学费无法退回。
今年1月6日,花香盛世公众号上发布了第四个转接方案,从第一批开始共有近三十家可以承接花香盛世剩余课时的培训机构。
不过,在转接方案中,大部分的承接机构都设置了人数、完课时间以及可接收课时的限制,比如最多可接收20课时,有效期两个月等。记者在此前采访到的北京海淀区一家合作机构也明确表示,他们只负责到春节之前的课时。
此外,有的合作机构考虑教练和场地费用,每节课还需要交数十元,这样的方案对于还剩下几十节甚至上百节课时的家长来说,难以接受。
值得关注的是,在童程童美爆雷事件中,很多家长发现,其校区收取学费的账号都是北京总公司名下的,这就导致家长们缴纳的钱不在教育局的监管账户内。
按照正常流程,教培机构的监管账户是由各区教育局负责监管的。例如,学生缴纳1万块钱学费后,每上一节价值200元的课,相应的费用才会从监管账户支付给公司。
然而,现在童程童美爆雷后,有些家长才发现所谓的监管账号其实是北京总公司的账号,这就意味着没有人能够对其进行有效监管。
“退费难”仍是预付费模式的痛点
童程童美这场风波再次引发了社会公众对于预付式消费的思考。
近些年,不时有培训机构突然倒闭,而无法给消费者退预付款的情况发生,消费者维权往往十分艰难。
当发生预付费后,一边是消费者因不满服务质量,或因个人原因要求退费,一边是机构大呼经营不易,间接推诿或直接拒绝退费。一拉一扯间,矛盾核心逐渐明晰,均指向了“退费难”这一困境。
此外,预先签订合同,就意味着许多纠纷其实并非突发,而是早已隐藏在了合同白纸黑字间的漏洞里。例如常见的条例“缴费后一概不退费”,就经常成为退费时消费者与商家的争执点。
从中国裁判文书网发布的预付式消费纠纷案件情况看,2023年度有关案件主要集中于体育健身与美容美发领域,两类案件分别占案件总数的50%和26.5%;其后是教育培训和购物领域,均占案件总数的7%。剩余案件则分布在休闲娱乐、养生保健、餐饮服务等方面。
尽管不同行业的纠纷各有特点,但消费者的退费原因却能够反映出相似的问题。
从过往的诉讼案例中,消费者由于个人原因和不可抗力原因在占比中相对较低,且往往能够通过协商或部分补偿解决。相较之下,因机构责任引发的退费难问题则更具普遍性和复杂性。
完善预付卡的监管体系
早在2012年商务部颁布了《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但其适用范围仅限于从事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居民服务业的企业。不少律师表示,办法的滞后已无法适应当前消费市场环境和消费者需求。
2021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针对常见的消费纠纷提供了清晰的法律依据,比如合同协商解除后机构迟迟不退款、机构转让后退费主体不明确、被欺诈诱导消费后如何赔偿等问题。
2024年6月,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关于审理预付式消费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征求意见稿)》,其中明确了预付式消费的概念和适用范围:在零售、住宿、餐饮、健身、出行、理发、美容、教育培训等生活消费领域,经营者收取预付款后多次或者持续向消费者兑付商品或者提供服务。
2024年7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经营者实施“预付式消费”应当与消费者签订书面合同,合同内容应当载明“商品或者服务的具体内容、价款或者费用、预付款退还方式、违约责任等事项。”
这些法律条款既保障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在一定程度上对机构行为形成了约束。
除了在法律上给消费者提供的保障,当前各地也在积极加大数字人民币的应用。
2024年7月,青岛市一家大型健身机构出现经营异常并宣布闭店,令人惊喜的是,通过数字人民币App“元管家”预约消费购卡的51名用户,在短短2日内便收到退款,这是全国首例因商家经营不善触发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自动退款的案例。
业内专家表示,随着数字人民币“元管家”的应用进一步拓展,预付消费有望变得更加安全,有效化解预付费市场管理的难点、痛点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