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童趣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儿童食物蛋白诱导性小肠结肠炎综合征

更新时间:2025-01-19 14:47  浏览量:23

关于儿童食物蛋白诱导性小肠结肠炎综合征(FPIES)的介绍,主要阐述了FPIES的诱发因素、临床表现、诊断方法、鉴别诊断以及治疗管理等方面的内容。以下是文件核心内容:

FPIES诱发因素:常见食物诱因:在婴儿和儿童急性FPIES中,大米和燕麦最常见,其次为牛奶、大豆、鸡蛋、鱼、水果和蔬菜;在慢性FPIES中,牛奶和大豆最常见;年长儿和成人中,鱼类和贝类最常见。FPIES临床表现:急性FPIES:多在摄入致敏食物后1~4小时内出现喷射性呕吐,5~10小时内出现腹泻(水样便或黏液便或血便),常伴有嗜睡和皮肤苍白,严重病例可出现脱水、代谢性酸中毒等症状,通常在回避致敏食物24小时内症状缓解。慢性FPIES:间歇性呕吐、慢性腹泻、体重不增或发育迟缓,可能伴有低白蛋白血症,严重病例出现脱水及低血容量休克,通常在回避致敏食物3~10天内临床症状消失。FPIES诊断:诊断依据:主要依赖于病史、临床症状、排除其他病因以及必要时的口服食物激发试验(OFC)结果。OFC:是FPIES诊断的金标准,应在医院且有严密监护的情况下进行。鉴别诊断:需要与其他引起呕吐和腹泻的疾病进行鉴别,如急性胃肠炎、肠梗阻等。FPIES治疗管理:急性处理:包括补液、纠酸、扩容、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等,对于中至重度症状的6月龄以上患儿,可用昂丹司琼止吐,静脉注射甲基泼尼松龙可减轻炎性反应。长期管理:主要为回避致敏食物,关注饮食摄入和营养状况,再次暴露时的对症治疗以及监测FPIES的缓解情况。特殊喂养建议:对于纯母乳喂养婴儿发生FPIES,母亲饮食中应完全回避致敏食物;混合或人工喂养的婴儿若对牛乳过敏,可以选择深度水解配方奶甚至氨基酸配方奶代替。FPIES预防与监测:在新添加辅食时,推荐先添加致敏风险相对低的食物,后添加致敏风险相对高的食物。推荐每次只添加一种单一成分的食物,如果是高危致敏食物,则在添加后应至少观察4天,再添加另一种食物。FPIES患者生活注意事项:需要关注患者的饮食摄入和营养状况,避免过度回避食物导致生长发育受限。定期评估过敏状态,根据临床类型、年龄和临床症状进行适时指导食物再引入。

FPIES鉴别诊断

总结:该文件详细介绍了儿童食物蛋白诱导性小肠结肠炎综合征(FPIES)的诱发因素、临床表现、诊断方法、鉴别诊断以及治疗管理等方面的内容,为临床医师提供了规范诊治和管理的指导,有助于早期识别及诊断FPIES,改善患儿预后。#

OFG阳性结果判定标准

FPIES诊断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