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主打一个家里就地取材“玩”科学实验,不费钱不费爸妈
更新时间:2025-01-17 16:49 浏览量:16
一到寒暑假,有小学生的家里,必先经历一顿成绩暴击,连夜鸡出假期学习计划,接下来就是完不成制表任务时亲子关系极限拉扯......
费爸妈,累熊娃,KPI完成度高开低走,只盼神兽回笼那一日。
养育二胎的我,有一些心得,学科类知识是要坐定专注系统学习的,同时也需要以庞杂多维的方式,进入娃的视野里。
例如初高中的物理化学知识,我家老大当年喂了许多科普绘本,他本身兴趣一般,到初高中难度一上来,有种力不从心的感觉。
老二小学,我侧重给孩子提供科学实验绘本,毕竟”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看读是一回事,动手参与制作是另一个回事。
希望出版社多出像浪花朵朵这样的科学绘本《我家的科学实验室》,不费钱不费妈,和娃一起,在家研究常见的八种物品,就能学习挖掘到物化知识,不用麻烦的准备实验物品,随手就可用,这也太超出文科老母亲的预期了!
八种物品八本书,这八种物品普通到家家都有:玻璃杯、肥皂、回形针、牛奶、沙子、土豆、盐、油。
物品虽普通,包含的生物化知识可不普通。
每种物质开篇都介绍基本性质,颜色、气味、触感等等,在生活中多维度使用,如油,不仅可以吃、给汽车加油,因润滑特性,还可以给自行车链条、门轴加油,减少摩擦力。
每个物品10种小实验,辅助材料易得,电池、可乐、茶叶、洗洁精,不费钱吧?实验步骤写的清清楚楚,还有精美插图,基本5-10分钟娃就可以单独操作,不费妈吧?
当然如果孩子和家长一起参与,会更有趣。
理解了原理,孩子就会举一反三了,知识是要自己搭建体系的。例如了解肥皂中的油脂和甘油等成分如何与水反应形成液体膜,从而减少摩擦力,或者通过观察盐在饱和溶液中的析出过程,理解溶解度的概念。
《我家的科学实验室》让家长直呼贴心帮手的地方,是每本书都有一张知识点对应课本教材知识点的对照表格,意味着娃这次学习的内容,以后会在初中、高中课本里再见面哦。
我非常认可一件事:决定学习效率的最大前置条件是我们已经拥有的知识。
这种设计不仅提高了实验的教育价值,还帮助孩子建立了系统的知识体系,娃的对于自己能提前了解高阶知识,狠狠的得意了一把。
这套书在鼓励孩子方面也非常用心。在每个知识点的页面右下方,都会出现简短而富有鼓励性的总结语,如“你已经把肥皂的成分特点搞清楚了。真不错!”。这些话不仅肯定了孩子们的努力和成就,还激发了他们对科学知识的兴趣和自信心。
寒假把成绩先放一放,着眼更远一点的见识所得,《我家的科学实验室》是一套能够激发孩子对科学热爱与思维的宝贵读物。
通过引导孩子们从新角度看待身边的物品,让孩子们在玩乐中学习了科学知识,寒假重点,不费妈、不费钱、保持持续学习的热情,开学再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