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说:儿童抽动症,记住一个字:少
更新时间:2025-01-14 17:19 浏览量:22
对于抽动症的孩子来说,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从中医的角度来看,这些要点对于孩子的康复至关重要。
一、少吃
“小儿脾常不足”,每顿让孩子吃个七八分饱即可。如果孩子吃得过多,会给脾胃带来沉重的负担。脾胃在中医中被视为后天之本,负责消化食物、运化水谷精微,为身体提供营养和能量。当孩子进食过量时,脾胃难以将食物完全消化,食物就会堆积在中焦,堵塞脾胃的运化通道。中焦堵塞会影响气血的正常运行,导致气血不畅。气血不畅则会影响各个脏腑的功能,进而可能加重抽动症的症状。
二、少熬夜
晚上 9 点到 11 点,三焦经当值。在这个时间段,孩子最好处于睡眠状态,不要进行过度的活动。中医认为,三焦是人体气血津液运行的通道,三焦经当值时,让身体进入睡眠可以使百脉得到充分的休息。经过良好的睡眠,第二天孩子会神清气爽,身体的各个脏腑功能也能得到有效的恢复和调整。而熬夜会损耗人体的阳气,打乱身体的生物钟,使脏腑功能失调,不利于抽动症的恢复。
三、少看
长时间刷手机、盯着屏幕看,对孩子的眼睛伤害很大。在中医理论中,“久视伤肝”。肝开窍于目,眼睛的健康与肝脏功能密切相关。当孩子长时间看电子屏幕时,会过度消耗肝血,影响肝脏的正常功能。而肝主疏泄,调畅气机,若肝脏功能受损,肝气不舒,就可能引动肝风,导致抽动症的症状加重。所以,为了孩子的健康,应尽量减少孩子看电子屏幕的时间。
四、少思
不要给孩子太大的压力,让孩子保持心情开朗。在中医看来,多想多虑容易伤肝伤心。很多抽动症的孩子往往是因为情绪问题而发病,比如长期处于紧张、焦虑、压力大的状态下,就容易导致肝气郁结、心气不舒。而良好的心情对于孩子的康复非常重要,心情舒畅可以使肝气条达,心气平和,有助于身体的恢复。
五、少盐
抽动症的孩子饮食一定要清淡少盐。过多的盐分摄入会影响肾脏的功能,而中医认为肾主水,肾脏功能失调会导致水液代谢紊乱,进而影响身体的整体平衡。此外,膨化食品和辛辣、油炸食物也应避免让孩子食用。这些食物性质燥热,容易内生火热之邪,火热之邪上扰心神,也可能加重抽动症的症状。
六、少糖
甜食会加重体内痰湿。像蛋糕、奶茶、巧克力等甜食,应尽量少让孩子吃。中医认为,脾主运化水湿,甜食容易碍脾生湿,使脾胃的运化功能受损,导致体内痰湿积聚。痰湿内阻会影响气血的运行,蒙蔽心窍,从而对抽动症的恢复产生不利影响。
七、少凉
夏季天气炎热,雪糕和冷饮成为孩子们的最爱,但对于抽动症的孩子来说,一定要避免食用生冷食物。中医认为,寒邪易伤阳气,当孩子食用生冷食物时,寒邪会入侵人体,损伤脾胃阳气。脾胃阳气受损会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进而影响身体的整体健康。所以,不要让寒邪入侵孩子的身体,保护好孩子的阳气。
八、少坐
长时间坐着不利于脾胃的运转。尤其在暑假期间,应让孩子多到室外玩耍,不要总是待在家里。中医认为,脾主四肢,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脾胃的运化功能。孩子在室外玩耍、活动身体,可以增强体质,促进气血流通,有助于抽动症的康复。同时,接触大自然也能让孩子心情愉悦,缓解压力,对孩子的身心健康都有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