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成义:儿童近视早防治中医干预办法多
更新时间:2025-01-10 08:00 浏览量:16
专家介绍:副主任医师,东城中医医院特聘专家,研究生学历,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从事眼科临床工作25年,师从眼科世家韦企平教授,曾先后到北京同仁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进修,是我国“韦氏眼科”第五代学术继承人、第五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
擅长治疗青少年近视、弱视、散光,成人干眼症、黄斑水肿、玻璃体混浊、飞蚊症、青光眼、白内障、视网膜色素变性、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各种原因引起的眼底出血、视神经萎缩、青光眼性视神经病变、视神经炎、葡萄膜炎、视网膜静脉阻塞、糖尿病眼病、巩膜炎、虹膜炎等眼科常见疾病。
近视具有遗传倾向,父母患有近视,尤其是超过600度的高度近视,孩子出现近视的概率在90%以上。故应做好早期筛查,对于高风险儿童,建议3岁开始定期做屈光度检查,如3岁左右的儿童,其远视储备一般在300度左右,而6岁左右的儿童则在150-200度,若远视储备过早被“消耗”,即使视力看上去没问题,但却有更高的近视风险。
6-14岁是视觉发育的重要年龄段,现在的孩子学习、生活、娱乐中接触电子设备的机会大、时间长,容易出现假性近视。因此要提前干预,将假性近视的度数控制住,否则当假性近视变为真性近视,控制和治疗的难度就会增加。
在中医看来,控制近视的发展可以通过中药调理结合多种理疗手段的方式。首先,根据每个孩子不同的体质来辨证论治,针对先天不足、肾阳亏虚的孩子,可服用滋补肾阳的药物;对于后天体质弱的孩子,往往有脾胃气虚的问题,可用补中益气的药物来调理;对于肾阴不足的孩子,可服用滋补肝肾的药物,中医认为肝肾同源,且肝开窍于目,做好养肝可促进眼球的发育和近视的防控。平时还可用枸杞、菊花来做代茶饮,枸杞滋补肝肾,菊花清肝明目,对于预防和控制近视有益。
在理疗方面,可通过针灸、眼部刮痧、按摩、耳穴压豆、揿针等办法来干预。例如,针灸可在远端取穴,通过腿部的光明穴来缓解视疲劳,头部的目窗穴也有相同的作用。耳穴压豆对于正在上学的孩子也比较方便,一周更换一次即可。
值得一提的是,孩子用眼不当、用眼过度还可能引起左右眼的视力差,若不及时干预,视力较差的一侧容易出现弱视。与近视相同,弱视也要尽早发现、尽早治疗。3-8岁儿童通过干预,视力还可能恢复。本报记者 汪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