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童趣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五爱吾家”家长课堂(三十三)——培养孩子必要的责任心

更新时间:2025-01-08 17:03  浏览量:22

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起点,关乎孩子成长、家庭幸福和民族未来。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加强家庭文明建设,弘扬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章丘区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立足家庭教育指导中心阵地作用,聚焦妇女和家庭需求,常态化推出“家长课堂”线上家庭教育系列课程,普及家庭教育知识,帮助和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创造良好家庭环境。

所谓责任心,是指个体对自我、对他人、对家庭和集体、对国家和社会、对自然所负责任的认识情感、信念,以及与之相应的遵守规范、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态度。

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应当从日常小事做起,按孩子的年龄特征和能力高低提出具体的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持之以恒地强化,并且不断地督促。

培养责任心首先要让孩子明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传递给孩子这样一个信念:每个人活在世上,都有人的义务和责任,小孩子也一样,在学校学习期间,学习就是自己主要的责任。让孩子们明白学习是应该的,是自己分内的责任,明白学习的重要性、必要性,并制定一系列奖励措施。

不仅学习上严格要求,在生活上对孩子也同样要求他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孩子入学以后,就告诉他们要学会自己管理自己,从早晨的穿衣、洗脸、叠被子到晚间的脱衣铺床,以及收拾整理自己的书包,准备所需的学习用品等。这样从学习上、从生活上双管齐下,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管理好自己,从而达到培养责任感的目的。

其次,要教会孩子:自己做错了事一定要勇于承担责任。有一个十二、三岁的少年, 和朋友踢足球时把邻居家的玻璃打碎了,需要赔偿13美元,孩子的父亲是一大财团的董事长,孩子向父亲要钱赔偿,结果父亲让孩子打了一个13美元的借条。假期中,孩子用打工挣来的13美元还给了父亲,这位13岁的少年就是后来的美国总统里根。里根的父亲之所以让儿子自己打工还钱是为了培养他的一种责任感,13美元的赔偿让里根铭记终生。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凡是该孩子承担的责任一定不能迁就,从小严格要求,细心培养,才能指望孩子成为一个有责任心的人。

最后,还要教育孩子有集体责任感。我们生活在群体中,生活在社会中,对自己负责,也就是对社会负责。如我们每个人遵守交通规则,对个人安全负责,也就形成了对社会交通秩序的负责。班集体中,每个人都对自己负责,就会形成良好的班风——人人对集体负责。没有责任感的人,是自私、狭隘、怯懦的人。

当年鲁迅一反读书为仕途而走“异路”——学医学,是为救治像父亲一样的病人,免除他们被庸医误治的痛苦,后来,他又毅然弃医从文,为的是救治国民的愚昧、麻木,他把自己的学与对社会应尽的责任挂起了钩,由个人的责任推及到了社会的责任。因而培养集体责任感,实际上也是从培养“自我负责"开始的。这好比一条在汪洋大海中航行的船,我们每个人都是船上的水手,为了能安全抵达彼岸,每个水手都有义务坚守着自己的岗位,这是为了他人,也是为了自己。这样一种双重内容,使人与人相互之间保持密切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