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童趣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特纳综合征临床特征的出现频率

更新时间:2025-01-02 13:16  浏览量:26

病例介绍

患儿,女,10岁,身高落后5年余。

患儿为母孕39周顺产,出生体重2.9kg,出生身长48厘米,家属否认缺氧窒息病史,出生后母乳喂养,按时添加辅食,饮食可,家属诉患儿出生后3-4年与同龄儿童身高相差不多,每年生长速率不清楚,4岁后身高落后同龄儿童,服用钙及维生素D(具体不详),患儿身高无明显好转。平日身体健康,无慢性疾病,学习中等水平。父亲身高172cm,母亲身高165cm。母亲13岁来月经,父亲青春期发育史不详。

查体:身高 120.5 cm(小于-2SD),体重21.4 kg ( -1SD~ -2SD)。发际线低,面部有两片色素沉着,高腭弓。乳房无发育,Tanner 1期。肘外翻(图),患者没有外伤史。

实验室检查: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93/ml(73-358)正常范围,甲状腺功能正常,25-羟基维生素D 17.1ng/ml。

B超检查显示子宫、卵巢呈纤维条索状。骨龄8岁。垂体核磁检查未见异常。

染色体检查:核型:46,X,1(X)(q10)。

诊断:特纳综合征。

治疗:重组人生长激素(粉剂)3.5u(0.16u/kg)。每天补充维生素D3 400u。3个月复查一次。

特纳综合征相对常见的躯体特征的出现频率如何?

病例图片

身矮SDS≤-2者(82.4%)、>-2~

参考文献

儿童特纳综合征1089例临床特征及诊治现状. 中华儿科杂志, 2024, 62(10): 962-968.

既往笔记

感觉是个综合征……(成年特纳综合征)

新生儿特纳综合征

2025-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