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自倍,脾胃乃伤,用好这个中成药,给肠胃减负
更新时间:2024-12-06 09:39 浏览量:37
《内经》说“饮食自倍,脾胃乃伤。”
贪吃这个问题,很多人觉得只有小孩子才会,其实不然,大人其实也很贪吃。不然就不会升职加薪第一时间就想到刷一顿,项目竣工就有庆功宴。所以七宗罪里面就包含了“暴食”,真的就是人性的写照。
但从生命的角度来说,身体是否需要那么多的食物呢?显然不是的,从基础代谢的需求来说,身体并不需要那么多的能量,那摄入过多的热量就必然导致身体代谢的失衡,超载的食物也会加重脾胃的负担,损伤了脾胃,气血生化就会受到影响。正常的气血减少了,人自然就虚弱了。
为了甩掉这些能量的累赘,中成药保和颗粒是个不错的选择。这个创自元代朱丹溪的方子,历久不衰,很多人也是耳熟能详。
保和颗粒:焦山楂、炒六神曲、姜半夏、茯苓、炒莱菔子、陈皮、连翘、炒麦芽。
对于事物,脾胃向来都是分工合作,先由胃来腐熟消化,再由脾来“太公分猪肉”,把营养各自发送到身体需要的地方,就好像物流一样。但如果进去的食物太多了,很有可能就会出现障碍,想想当年双十一的盛况,大家都疯狂购物,物流出现超载瘫痪,购买的商品是不是都延迟到位了。这种情况同样会发生在身体里头。
那么积压的食物,因为运化不及时就会出现胃胀、打嗝、反酸、食欲不振、大便酸臭等现象。
山楂、麦芽、神曲这三个药都是消食的。而且各有所长,山楂化肉食,麦芽化面食,神曲化酒食。经过炮制后的消食能力更上一层楼,所以也有“焦三仙”的美誉。能帮助脾胃把食物更好地分解,减少脾胃负担。
莱菔子也就是萝卜的种子,莱菔子能消食,还能下气,胃气以降为顺,把浊阴往下降,保持胃肠道的通畅,及时排空,胃肠道中的压力才会减少。胃胀、打嗝的症状就能得到缓解。
要知道胃气下行受阻,气机不通畅,就会上逆。胃气上逆,胃酸、未消化的食物也会随着上走,反酸、口臭也就出现了。
为了理顺气机,这里还加入了陈皮,陈皮能健脾行气。同时跟半夏、茯苓的结合就变成了我们熟悉的二陈汤。二陈汤也是丹溪翁所创。半夏能燥痰化湿,茯苓能健脾渗湿,两味药的重点都在处理脾胃运化不及而产生的痰湿。
最后用连翘清热,食滞产生的郁热、痰湿产生的郁热,连翘都能清掉。而且连翘还能散结,那些因食滞导致的气结也能打开,这样气机周流,食滞痰湿才不会壅滞。
祸从口出,病从口入。你是否有审视过身体的不适是因为自己的饮食习惯而来的。比如现在经常看到的便秘、口腔溃疡、脂肪肝、湿疹、荨麻疹等。
保和颗粒能保持胃肠道的通畅,减少胃肠道的负荷,身体里面没有了积食痰湿,那些奇怪的症状自然也会随之消散。
不夸张的说保和颗粒既是为吃货而生,也是为时代而生,能堪大任的一个中成药。
#脾胃##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