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51岁怀二胎,儿子三连问让我无言以对,并给我提了几个条件
更新时间:2024-09-12 01:59 浏览量:33
原创文章,全网首发,严禁搬运,搬运必维权。本文为微小说,情节虚构,请理性阅读。
1
故事发生在一个小城,城市不大,但四季分明,冬天的冷让人更喜欢待在家里。张晓兰,51岁,早已过了养育小孩的年纪。她和丈夫李建国有一个25岁的儿子李浩然,儿子大学毕业后在外地工作,家里显得空荡荡的。两个人在寂寞中渐渐习惯了这样平静的生活。
最近,张晓兰却有些心神不宁。几天前,她突然发现自己怀孕了,这个消息来得毫无预兆,像是一块石头投进了她平静的生活湖面,激起了无数波澜。她又惊又喜,更多的是担忧。
这孩子要不要?她知道,这件事一定会引发轩然大波。51岁了,这个年纪要孩子,说出去谁不议论?她最大的担心还是儿子李浩然的反应。作为母亲,她知道儿子性格坚定,原则性强,很多事情都说一不二。如果他坚决反对,夫妻俩能怎么办?
纠结了几天后,张晓兰还是决定告诉儿子,毕竟这事藏不住。但该怎么开口呢?儿子好久没回家了,今天全家聚餐,她想着或许这是个机会。
晚上,一家三口坐在一起,餐桌上的气氛很温馨。张晓兰做了一桌子儿子爱吃的菜,李浩然边吃边夸:“妈,你这手艺真没变,还是那么好吃。”
“你喜欢吃就好,多吃点。”张晓兰微笑着,但心里却七上八下,不知道怎么开口。
李建国瞧出了妻子的犹豫,用眼神暗示了一下。张晓兰深吸了一口气,终于下定决心:“浩然,妈有件事要跟你说……”
“嗯?”李浩然嘴里还嚼着菜,抬起头来:“什么事啊?妈,怎么这么严肃?”
张晓兰吞吞吐吐了几秒,还是开口:“其实,妈……妈怀孕了。”
话音刚落,空气中仿佛瞬间凝固了。李浩然愣住了,筷子停在半空,眼神中充满了不敢置信:“妈,你说什么?”
“我……怀上了二胎,刚刚查出来的。”张晓兰咬着牙,硬着头皮继续说道。
李浩然皱着眉头,嘴里的食物也没了滋味。他放下筷子,定定地看着母亲,好一会儿没说话。随后,他的眼神变得复杂起来,像是在压抑着什么情绪:“你们为什么……这么大年纪了还要生孩子?”
张晓兰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话堵在嗓子眼里。李建国在旁边叹了口气:“这事来得太突然,我们也没想到会这样。”
李浩然不依不饶:“你们考虑过我的感受吗?我都25岁了,怎么还会突然有个弟弟或者妹妹?你们不觉得太荒唐了吗?”
张晓兰脸上写满了为难,她张了张嘴,却一时无言以对。
“浩然,事情不是你想的那样……”李建国试图解释,“我们也没想到会怀上,这也是个意外。但既然来了,我们也要尊重生命,不是吗?”
李浩然冷冷地笑了一声:“尊重生命?那你们有没有想过,未来这个孩子该怎么办?你们现在都已经五十多岁了,再过十几年呢?你们还能照顾得了他吗?如果你们哪天不在了,谁来负责?”
张晓兰的脸色越来越白,李浩然的问题一个比一个尖锐。他又接着问道:“你们有没有考虑过,万一有一天,我得替你们养这个孩子?你们有没有想过,我有自己的生活,我不可能一辈子都围着你们转!”
餐桌上的气氛降到了冰点。张晓兰低着头,心里乱成一团麻,李浩然的问题犹如一把利刃,直戳她心底最深的恐惧。
“浩然,我们没想让你承担这些,只是……”张晓兰终于开口,却被儿子打断。
“你们不让我承担,那你们打算怎么照顾他?如果孩子出生了,你们想过以后的生活吗?”
这一连串的问题让张晓兰彻底无言以对,她再也不知道该说什么,脸上的表情变得无比复杂。餐桌上的沉默变得令人窒息。
李浩然看着母亲的反应,知道自己说得过于直接,但他也有自己的底线。沉默片刻后,他缓缓说道:“我不是完全反对这个孩子的到来,但前提是,你们必须答应我的几个条件,否则,我没办法接受。”
张晓兰心头一震,抬头看向儿子:“什么条件?”
李浩然没有立刻回答,而是沉默了一会儿,表情严肃。他明白,这些条件不仅仅是对父母,也是对他自己未来生活的一个保障。
2
张晓兰和李建国回到家后,心情异常沉重。李浩然提出的条件让他们无比为难,尤其是那句:“你们要保证不要让我将来成为孩子的监护人。”这句话像是一盆冷水,彻底浇灭了他们最初对这个孩子的所有憧憬和期待。
“你怎么看?”李建国一边脱下外套,一边皱着眉头问。
张晓兰坐在沙发上,双手交握,眉头紧锁:“我不知道……浩然说得也有道理。我们年纪这么大了,万一有一天照顾不了这个孩子,真的要他来负责吗?”
李建国重重叹了一口气:“我们本来没打算让他负责,但他这么一提……我也开始担心了。孩子还没出生,就已经这么多问题,真的能解决吗?”
张晓兰无力地靠在沙发上:“可是,建国,这个孩子是老天给我们的礼物。难道我们就这样放弃吗?”
李建国沉默了。他也是父亲,知道张晓兰心里的挣扎。他们这一代人,都是把家庭看得很重的。无论再艰难,孩子总是父母的责任。他半晌后说道:“再难,孩子我们可以自己养大,照顾好。可浩然现在摆明了态度,他不想成为这个孩子的监护人。这也是现实问题。”
张晓兰低头不语,房间里一时寂静无声。两人各自陷入了沉思。
接下来的几天,李浩然并没有再提这件事,但张晓兰明显感觉到,儿子的态度变得冷淡。甚至连李浩然的女友,也在一次饭后直接表达了不满:“阿姨,叔叔,其实我们也能理解你们的心情。但是,现在生孩子,真的不是一个明智的决定。你们有没有考虑过孩子的未来?你们年纪大了,可能跟不上孩子的成长需求。”
张晓兰心里不舒服,但她不想跟儿子的女朋友正面冲突,只是勉强笑笑:“我们会照顾好的,不用你们担心。”
李浩然却显得坚定:“妈,杨菲说得没错。你们这样太自私了,完全没有考虑我们以后的生活。你们生了这个孩子,万一你们年纪大了,我不得不接手怎么办?我不想这么早就承担这种责任。”
“我们怎么会让你接手?”李建国也有些不悦,“我们就算再老,孩子我们也会自己负责到底,绝不会让你操心。”
“话是这么说,但你们能保证吗?”李浩然一脸无奈,“你们连自己的身体状况都不能保证,怎么照顾一个孩子?我不反对你们生,但前提是,你们得承诺,这孩子以后跟我没关系。”
张晓兰听着儿子的话,心里愈发沉重。她从未想过,生下这个孩子竟然会引发如此大的家庭矛盾。她站起来,走进厨房,借着洗碗掩饰自己的情绪。
深夜,张晓兰和李建国再次为这个问题争执不休。
“建国,浩然说的也不完全没有道理。我们真的能照顾好这个孩子吗?”张晓兰低声问道。
李建国叹了口气:“我也不知道。浩然是我们的儿子,我不希望他对我们有这么大的抵触。”
“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张晓兰声音哽咽,眼泪在眼眶里打转。
两人长时间沉默着,谁都找不到答案。
就在这时,张晓兰的手机响了。是她的老朋友刘姨打来的。刘姨比张晓兰年长几岁,平时经常给她出主意。
“刘姨,我……我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张晓兰忍不住向她倾诉。
电话那头,刘姨听完张晓兰的讲述,沉默了几秒钟,然后轻轻叹息:“晓兰,我知道你现在很纠结。这种事我经历过。我告诉你,我当年也是高龄生的二胎,孩子刚出生的时候,我们也遇到了很多问题。你知道,我比你还大几岁,我家那孩子现在都已经上初中了。”
“那你当时……是怎么处理的?”张晓兰赶紧问道。
刘姨声音温和:“我当时也和你一样,担心孩子,担心将来。但后来,我发现,孩子的到来是一种动力。虽然我们年纪大了,但只要有心,一切都能克服。你现在纠结的不是养不养得了,而是你心里的不确定感。你要确定,自己到底是因为责任还是因为爱,才想生这个孩子。”
张晓兰听着刘姨的话,陷入了深思。她突然意识到,自己之前的焦虑更多来源于外界的压力,而非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
挂掉电话后,张晓兰坐在沙发上,久久不能平静。她开始重新思考这个孩子的意义。
3
经过几天的反复讨论,张晓兰和李建国终于做出了决定。这个孩子,他们决定要留下。虽然他们的年纪不小,但他们相信,只要夫妻俩同心协力,就能够克服一切困难。问题是,如何说服李浩然,如何平衡这个决定对整个家庭的影响。
那天晚上,张晓兰和李建国再次把儿子李浩然叫到了家里,三个人围坐在客厅的沙发上。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紧张的气氛,张晓兰不知道如何开口,李浩然的神情则依旧冷静而理智。
“浩然,”张晓兰率先开口,语气中带着一丝恳求,“你知道,这个决定对我们来说并不容易。我们想了很久,也听了你的意见。妈妈确实没有考虑到这么多,但是现在,妈妈真的下定决心了。”
李浩然看了母亲一眼,没说话,只是静静地等待着她继续说。
张晓兰深吸一口气,继续道:“我们决定把这个孩子生下来。但是你放心,我们已经想好了,未来的生活会做更详细的规划。你提的条件,我们也会尊重。我们绝不会让你成为孩子的监护人,这个责任还是由我们来承担。”
李浩然皱了皱眉头,沉默了片刻,才开口道:“妈,我不是想逼你们放弃这个孩子,我只是不希望你们以后有任何事情都指望我。你们年纪大了,我明白你们想要这个孩子,可你们有没有真正做好准备?你们要考虑到,以后很多问题会很棘手。”
“我们知道,”李建国插话道,语气坚定,“所以我们已经在考虑请专业的护理人员。等孩子出生后,等我们老了,不能照顾他的时候,就有专业的人来帮忙照顾他。你放心,这个孩子不会成为你的负担。”
李浩然点了点头,语气依旧冷静:“我同意你们的决定。但我还有一个条件,你们得保证财务上的问题不会影响到我和杨菲的生活。你们必须为孩子未来的生活做好规划,尤其是他成年之前的所有开支,你们得提前安排好。”
张晓兰连忙点头:“我们已经开始考虑这方面的事了。我和你爸有一些积蓄,再加上养老保险,孩子的生活不会有问题。而且,我们会为孩子的未来储备教育资金,确保他不会给你们带来经济上的压力。”
李浩然终于松了一口气,点了点头:“如果是这样,我就没什么意见了。但请你们记住,这是你们的选择,不是我的责任。”
张晓兰看着儿子,心里既是感激,又有一丝歉意。她知道,李浩然的态度已经是最大的妥协。他不再反对,甚至愿意在一定范围内给予帮助,这已经让她感到宽慰。
“浩然,妈知道这件事让你很为难,但妈妈还是要谢谢你能理解我们的选择。”张晓兰的声音中带着一丝哽咽。
“别说这些了,妈。”李浩然摆了摆手,语气柔和了一些,“我不是不理解你们,我只是担心以后会有麻烦。如果你们能做到你们说的,那我没什么好反对的。”
一家人的对话终于达成了妥协。张晓兰和李建国松了一口气,虽然前路仍充满不确定,但至少现在,家庭内部的矛盾得到了暂时的缓解。
几天后,张晓兰开始着手准备一些未来的细节。她和李建国仔细盘算着他们的财务状况,联系了几家专门提供育儿和养老服务的机构。她知道,只有把一切都规划好,才能让儿子真正放心。每当想到这些,她的心里都会涌起一种沉重的责任感。
晚上,张晓兰躺在床上,望着天花板。她心里依旧有一丝不安,未来的路会不会比想象中更艰难?这个孩子的到来,究竟是对他们晚年生活的慰藉,还是新的考验?她突然觉得,这个选择,或许不仅仅关乎她和李建国,还关乎整个家庭的未来。
张晓兰转头看向熟睡的李建国,轻声自问:“我们的选择,真的会是对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