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童趣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高原上的黑眼睛:以纯真之眼绘高原画卷,以童真视角见证援青发展

更新时间:2024-11-19 12:12  浏览量:2

《高原上的黑眼睛》由北京演艺集团、北京青海玉树指挥部出品,北京儿童艺术剧院制作演出,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共玉树州委宣传部、玉树州教育局、玉树藏族自治州文化馆支持的原创儿童剧。

同时,也是首部具有援青意义的原创儿童剧。

作为京青两地联合作品,北京演艺集团2024重点项目,北京儿艺金牌创作班底倾情打造的援青项目。

耗时一年,京青两地多次会面,合作团队深入青海玉树三江源,除了了解当地的人文风采,自然环境,更近身接触生活在三江源湿地里的珍贵动物。

由此,一部以当代青海玉树隆宝滩黑颈鹤自然保护区为故事背景、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的儿童剧作品,就此诞生。

故事讲述的是从北京来的夏天,在暑假跟随援青工作的妈妈来到三江源。

从最初的“水土不服”,到后来深深爱上这个有着大自然气息,藏族文化氛围的三江源。

在这里,他认识了“小康巴汉子”扎西,和陪他一起了解黑颈鹤的松吉爷爷。

在收获同龄伙伴,感受友情氛围,近距离通过各种的珍稀动物了解三江源后,得到的不仅仅是精神的成长,还有刻在骨子里他的勇敢。

这部剧,以孩童视角真挚动人的故事情节、充盈藏族文化氛围的舞台设计、与洗涤心灵萦绕耳边的民族音乐,吸引了无数前来观看的大小观众。

“光中有影,影中有光”的表现手法,让舞台更具神秘感,随着光影交错的叠加,独具藏族风貌特征的玛尼石墙、牛粪、酥油灯等标志性元素随剧情的发展适时出现于舞台之上。

值得一提的是,创作表演组充分又巧妙运用“雪山、青草、河流”三大视觉核心,构建具有青海玉树的地貌特点。

不仅如此,象征藏族最高待客礼仪文化,白色的哈达也在剧中出现。

很多人眼中的白布,在藏族人民的心里是,表示对客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敬意。

而剧中多次出现是“尼玛树”既象征着北京曼巴精神,更是无数为了援青挺身而出的“援青人”的延续,它不仅是树,同时也是化身在自然中凝望的“黑眼睛”,保护这片土地。

是守护的传承,同样也是每一个中华儿女们对于民族的责任感。

《高原上的黑眼睛》该剧已于8月23——25日在南锣剧场进行了首轮演出,首映得到了圆满的成功。

它不仅仅是一部儿童剧,也是描述藏族三江源的故事,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精神的传承,是无数援青人背后的辛勤付出。

三江源的今日,离不开援青发展,更离不开热爱这片土地,致力于发展生态平衡的每一位小伙伴。

据悉,这部剧还获得了“五个一工程奖”。

要知道,五个一工程奖是国家级设立的奖项,“五个一”即一部好的戏剧作品,一部好的电视剧(片)作品,一部好的电影作品,一部好的图书(限社会科学方面),一部好的理论文章(限社会科学方面)。

所以其评选的过程非常严格,入选的条件更是苛刻,不过也因为如此它的含金量非常高。

青海玉树作为雪域高原的歌舞之乡,康巴藏文化深深打动了每一个前来观赏的大小朋友。

其教育意义远远不止于课本上所看到的,绘声绘色给孩子们传达的是一种精神上的援青,是行动上的援青,用细腻的口吻讲述一个北京男孩在三江源感受自然,领悟自然。

通过舞台剧的表现手法,在感受趣味故事的同时,也了解到青海玉树三江源的珍稀动物,“鸟类中的大熊猫”黑颈鹤,可爱的旱獭以及发型总是酷酷的班头雁。

如此好剧,怎能不看。

儿童剧《高原上的黑眼睛》演出进行时,以舞台之光点亮高原之美,以纯真之眼绘高原画卷,以童真视角见证援青发展。

好消息的是,11月23日至30日《高原上的黑眼睛》将重回南锣剧场。

之前还为错过首映遗憾的小伙伴,这一次有福了。

#儿童剧高原上的黑眼睛#原班团队重回舞台,在南锣剧场连续7场倾情演绎,以儿童童真的视角,把援青意义娓娓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