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握固法,中式养生里的“小手大力”,教你怎么补充阳气
更新时间:2024-11-11 16:31 浏览量:5
牵过婴儿小手的人都明白,他们握的力度很大,有些婴儿甚至会把你攥疼。他们为什么要这样“拼了命”似的握紧呢?这是因为小孩子刚出生的时候肝气特别足,无名指的根部是肝经经过之地,是肝魂关窍之所在,而且刚刚出生时,魂魄出入的门还没有合上,他们要自保,要守住自己的魂,所以就会本能地握紧指头。当人的生命结束的那一瞬间,却是“肝魂尽失,撒手而去”的。小孩子这种先天力量汇聚保持的手型,叫做“握固”。
握固是中国传统养生修炼中常用的一种手式,出自《老子》的“骨弱筋柔而握固。”随后,东晋葛洪在其著作《抱朴子》中倡导“握固守一”。隋朝太医令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中恶病诸候》上也有介绍。
握固的具体方法是“以大指掐压中指中节,四指齐收于手心”。现在,经过研究以后正确的方法是将大拇指扣在手心,指尖位于无名指(第四指)的根部,然后屈曲其余四指,稍稍用力,将大拇指握牢,如攒握宝贝一般。
为什么是无名指根部呢?古人认为,此处正是肝魂关窍之所在,“肝主筋”,“肝主握”。经常做这样的动作,会对肝起到反向的良性刺激作用。
研究发现其作用如下:握固可以锁住肾精肾水,滋阴降火。对慢性咽炎、鼻炎以及容易上火生气的人,都有很大的帮助。同时,还可以畅通气血,护发养颜。中医认为,“发为血之余”,“肾之华在发”,握固能固精补肾,帮助你乌须黑发。
无须择时择地,平时有闲时,双手做握固十多次,不失为一种好的锻炼方法。在走路、坐车、闲聊、看电视、开会等手臂闲下来的时候,就握固,对改善“虚火”非常有好处。
“瘦人多虚火”,经常鼻干咽痛、脑热耳鸣、手心发烫、容易烦躁,长期坚持这个手势,有利于改善这些症状。“握固”固的是肾精肾水,可以滋阴降火(虚火),所以对那些习惯性口腔溃疡、慢性咽喉炎、慢性鼻炎以及容易上火生气的人士有帮助。
起床前补充阳气。每天早上起床前的几分钟,平躺在床上,两腿伸直,两臂自然放在身体两侧,双手做握固十多次,需注意的是,回握一定要用力。这是针对早上时间比较紧的人的做法。如果你早上的时间比较充足,可先穿好衣服,盘坐在床上(如果床比较软,可选择较大点的椅子)。微闭双眼,自然呼吸,双手握固10-20分钟,可增强你的免疫力,使你免受外界刺激。
遇到天气突变或者容易感染风寒的季节时,大家可以按上面的方法握固静坐,能帮助你驱赶外邪,保存体内的正气。如果你需要在寒冷的夜晚或者大雾天气中长时间行走,可双手放在衣兜中握固,防止外邪侵入体内,避免感染疾病。
此法能乌发,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卷二十七)中,讲到《白发候养生方导引法》时,提出应当“握固两手,如婴儿握,不令气出。”中医学认为“发为血之余”,“肾之华在发”,一头乌黑亮泽的头发表明他(她)精血旺盛。握固能固精补肾,自然是有利于乌须黑发的。
另外,结合现代医学,握固这个手势可以检查血管、心脏以及血压情况。如果紧握的手松开后,3~5秒内手掌中白白的颜色马上消失,说明心脏血管弹性很好,如果指尖也很快变红、温度恢复,说明血压也好。
这是因为紧握拳会压迫到手掌的血管,这样的挤压动作会阻断血液系统流通,因此手掌会变成白色(缺血)。当松开后,变白的手掌和指尖能很快恢复颜色,说明心脏和血压正常。但如果5秒以上才能恢复的话,说明血管弹性可能不好,应该当心是不是有动脉硬化以及心脏泵血功能的问题,如果时间长、手指发凉,那么血压是否正常就要打一个问号了。
握固虽然是一个十分简单的手式,长期坚持可以安定神魂、辟邪防疾,古人所言不虚,养生的方法不在于多,而贵在坚持。不妨你也经常保持两手握固吧!
声明: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版权方所有。我们尊重原创者版权,除非我们确实无法确认作者以外,我们都会注明作者和来源。在此向原创者表示感谢。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