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童趣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碰一碰加好友、双摄像头拍摄、益智游戏……儿童智能手表“手机化” 是“安全神器”还是“智能陷阱”?

更新时间:2024-10-29 23:19  浏览量:7

岳阳晚报全媒体记者 黄诚成 见习记者 方芳

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儿童智能手表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孩子们的手腕上,这个“安全神器”,似乎成为了学生们的“标配”。

走进校园周边、商场等地,随处可见儿童智能手表的售卖。这些色彩鲜艳、造型可爱的手表,吸引着孩子们的目光。随之而来的问题也逐渐显现:诱导游戏消费、涉黄涉暴、泄露定位、孩子视力下降、沉迷虚拟社交……

热销的儿童智能手表,到底是“安全神器”还是“智能陷阱”?

中国产业研究院《2022—2027年中国儿童智能手表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研究报告》显示,目前中国5岁至12岁的儿童数量约为1.7亿人,儿童智能手表的市场普及率约为30%,基本上3个孩子当中就有1个孩子有智能手表。对于家长来说,儿童智能手表似乎是解决他们育儿难题的一把“钥匙”。

记者走访各大商场发现,不少商场的小天才儿童智能手表展柜里,摆放着各种颜色的手表和不同款式的表带,展柜边放着一个泡有儿童智能手表的水瓶,旁边的指示牌介绍“游泳级防水,能戴着游泳的电话手表”。

除了小天才这个品牌,小米和华为也都推出了儿童手表,但这三个品牌的社交系统都是彼此相对独立的。

记者体验了儿童智能手表,发现几乎每个品牌都推出了碰一碰加好友、好友圈、双摄像头拍摄、益智游戏、健康监测、NFC支付等“手机化”的功能。屏幕上花里胡哨的图标和益智游戏页面,仿佛是一种新型密码,需要花时间摸索,所有功能和应用都缩在约5厘米宽的屏幕上。

如今,在城里的小学学校,儿童智能手表几乎是孩子们人手一个的“潮流

单品”。不少孩子表示,除了每周和父母通话,平时最喜欢花时间在社交功能上,比如假日活动时,加好友聊天、拍照,甚至进行跳绳个数的PK。

为啥家长会给孩子买电话手表?

“现在社会环境比较复杂,孩子有时候出去玩,我们不放心。有了智能手表的实时定位功能,就可以随时知道孩子在哪里,让孩子出门更安全。”家长唐先生说。另一位家长李女士则表示,双向通话功能很实用,可以跟孩子及时通信,特别是孩子自己上下学的时候,有个手表能随时联系上,心里踏实多了。

从对家长们的采访中可以看出,儿童智能手表满足了他们对孩子安全保障和及时沟通的需求。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中,家长们忙于工作,无法时刻陪伴在孩子身边,儿童智能手表就像是一座连接家长和孩子的桥梁,让家长们能够随时了解孩子的情况。

然而,随着儿童智能手表功能的不断升级,一些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原本被家长们视为“安全神器”的儿童智能手表,如今却让家长和老师们忧心忡忡。

家长方女士的孩子嘟嘟在朝阳小学读五年级,从一年级就开始使用小天才儿童智能手表。“有利有弊。小孩子会忍不住智能手表的诱惑,很容易被分散注意力。”此外,嘟嘟一回家之后,就电话手表响个不停,家长一打开孩子的电话手表全是群消息。“一般都是孩子自己在学校里加好友,这个我也不介意,就是担心这种群聊太多,让孩子分散了注意力。”方女士说。

白杨坡小学学生家长曹女士也同样对儿童智能手表表达了忧虑。“如‘红包积分’设置,让不少学生热衷于赚积分、抢红包,极易上瘾。儿童智能手表的‘拉群’功能设置过于随意,导致孩子可以被轻松拉入陌生群聊,但家长对于群聊内容的监管却很难。甚至还有人在群里飙脏话。”曹女士虽然帮孩子退了群,却几经尝试都无法关闭“拉群”功能。

云溪区岳化一小教师袁滔滔介绍,现在的儿童智能手表的功能愈发丰富,从过去基础的打电话、实时定位功能,到“摇一摇加好友”、语音微聊,再到AI问答、“小小零钱包”,一些手表功能甚至比成人手机功能还多。

此外,儿童智能手表里的AI问答助手也存在风险。虽然儿童智能手表上一些敏感词汇或者不文明用语都会被禁发,但AI问答“不受控”的内容,可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正确价值导向。同时,问答中可能提供的虚假性或误导性信息也引发家长担忧。

和信通讯店主方小文表示,实时定位、高清双摄、人脸识别、视频通话……借助儿童智能手表这些功能,家长可以方便地与孩子沟通、掌握孩子行踪。与此同时,孩子的地理位置、图片视频、通话录音等隐私也可能面临泄露风险。

3·15信息安全实验室展开过专门的测试。技术研发者将监测程序写入某销售量较高的智能手表中,通过这款程序,研发者可以远距离操控手表,获取儿童的活动数据与实时位置,甚至可以知悉孩子的通勤距离,看到孩子与父母、同伴的聊天记录。

面对儿童智能手表存在的隐患,我国制定了一系列干预政策。如今年1月1日起施行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和3月起实施的《儿童智能手表个人信息和权益保护指南》。今年7月,中央网信办启动“清朗·2024年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明确要求重点整治儿童智能设备。

除了相关部门的努力,学校和家长也肩负着重要的责任。白杨坡小学78班教室就有一个专门放手表电话的小框,学生们到校就自觉把手表放小框里。班主任申健表示,孩子有时候不受控制,自控能力差,把它当作玩具,在课堂上会时不时弄出声音影响课堂,所以统一把手表放到一边。

北港小学教师周青建议,家长可以主动和孩子一起使用儿童智能手表等电子产品,帮助孩子辨别内容。“疏堵结合”,设置合理的使用时间,避免孩子过度沉迷于儿童智能手表、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并确保他们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户外运动、阅读、社交等其他有益的活动。

针对家长担心孩子使用儿童智能手表“成瘾”问题,有必要给儿童电话手表功能列出一份“负面清单”,明确哪些功能不适宜安装在儿童电话手表上。除了学校、家庭后端的正确引导,还要从前端“防患于未然”。希望儿童电话手表厂家承担起社会责任,不能一味追求利润,过多开发不利于孩子成长的娱乐软件。国家有关部门也应制定更严格的行业标准,采取更有力的监管措施,确保产品符合孩子健康成长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