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粤港澳大湾区动画电影周启幕,广东动漫年产值超600亿
发布时间:2025-08-10 16:22:06 浏览量:3
南方财经记者程浩 实习生付维希 东莞报道
作为第十五届中国国际动漫博览会的重要板块,2025粤港澳大湾区动画电影周近日正式启动,此次活动以“热爱,让想象冲出银幕”为主题,涵盖产业对接、技术展示、人才培育、惠民放映等多元内容,将展现湾区动画电影产业的前沿动态与发展图景。
依托大湾区动画雄厚的生产能力、完整的产业链条以及全国第一大电影票仓优势,粤港澳大湾区动画电影周自2023年举办以来,已成为推动大湾区动画电影产业协同发展的重要平台。历经两年沉淀,活动规模持续扩大、内容不断升级,搭建起产业对话、交流、孵化、创投、IP转化合作平台,助力中国动画电影高质量发展。
南方财经记者了解到,广东动漫产业基础雄厚,动漫年产值超过600亿元,约占全国1/3的份额,动漫产业企业20.6万家,创作了全国三分之一的动画片,制造了全国一半以上的动漫衍生品。广东动画电影创作朝气蓬勃,2024年广东上映动画电影8部,占国产动画电影数量的28.6%,累计票房22.28亿元,占国产动画电影票房的80%。
今年5月,广东发布动漫影视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包,其中,对优秀动画电影创作阶段扶持最高可达2000万元,票房奖励最高可达3000万元,获奖奖励最高可达800万元,同时省、市、县(区)三级扶持激励可以叠加,吸引更多电影企业和电影人才扎根大湾区参与广东电影创作。
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常务副主任宋智勤表示,近年来,粤港澳大湾区逐渐成为推动中国电影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区域。在动画电影领域,大湾区成功打造了多个具有全国乃至国际影响力的头部动画IP,充分展现大湾区动画电影强劲的创作活力、成熟的产业运营能力和卓越的文化输出潜力。此次举三地之力再次共同举办2025粤港澳大湾区动画电影周,是对湾区动画电影实力和特色优势的集中展现,也是“广东影视政策15条”下,汇聚产业人才,推动对话与合作,为湾区动画电影再谋新篇的重要平台和契机。
为将粤港澳大湾区动画电影周打造为长期可持续的品牌,今年电影周活动内容规模再升级,聚焦“文化深耕+技术赋能+业界协作”,推出系列活动,从教育到科技,从跨界联动到公益惠民,内容更丰富,形式更多元,联结更深入,辐射更广泛。
启动仪式上,2025动画作品征集成果正式发布,经过层层筛选和专家严格评审,一批优秀作品脱颖而出。长片方面,获选“大湾区动画电影创投项目推介作品”的十部作品分别为《大唐妖探》《凤凰与我》《她在时空尽头》《屋灵》《厨出凤城》《超级护卫舰之海盗同盟》《岭南新语》《地球极限游戏》《嫦娥·前传》《吼哈嘿》。这些作品题材多样、风格各异,充分展现了创作者们丰富的想象力与卓越才华。短片方面,《神弦曲-时光铃铛》《奇食怪谈》《未完任务》等15部作品入选“动画短片作品”名单,《猫行东方》获“特别推荐系列短片”。主创团队来自国内众多高校动画专业以及多家动画工作室和企业,彰显了动画领域新生力量的崛起。
香港著名漫画家黄玉郎以《龙虎门》等武打漫画风靡华人世界,也曾将自己的漫画改编为动画作品。感慨于内地动画业近年来的迅猛发展,黄玉郎认为,编剧是一部动画电影成功的关键因素,未来希望能发挥香港编剧人才的优势,并透露接下来计划推动《神兵小将》动画电影的创作。
大麦娱乐电影制片人,小宇宙未来事务所主理人王媛已经连续三年参加粤港澳大湾区动画电影周,感受到粤港澳大湾区这片土地对动画电影的关注和支持,有着其他地区所不具备的土壤。“创作的本质就是如何在有限的资源下做到突破、做到与创作者自我的契合。今年暑期档上映的几部动画电影均远高于行业预期,给电影市场带来了格局性的改变,动画电影的春天真的来了。”
深圳得不了动画制片人顾真松的动画短片《华丽岛》获得第十九届FIRST青年电影展最佳动画短片,并入围今年法国昂西国际动画电影节午夜特别单元。他坦言,目前工作室仍在摸索的阶段,希望通过动画的形式创作表达独立观点、探讨个人内心及社会现象的内容。他认为,除了大体量、大制作的动画电影,独立动画和具有作者性的作品对于动画行业的创新至关重要,会为商业动画、人才乃至商业模式的创新带来反哺作用,开拓更多可能性。
南方财经记者了解到,2025粤港澳大湾区动画电影周活动将持续至8月15日,奥飞动漫之夜、XR大空间沉浸艺术展、大湾区动画电影创投项目推介会等活动将持续开展,为观众打造一场美轮美奂的沉浸式文化盛宴。此外,动画电影展映上,《熊出没·重启未来》《白蛇2:青蛇劫起》等15部口碑佳作将在东莞的电影院、工厂、艺术空间等场地进行放映,为不同群体提供感受动画电影魅力的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