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C报告:超半数美国人热量来自超加工食品,儿童比例更高
发布时间:2025-08-08 23:00:00 浏览量:1
根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发布的一份最新联邦报告,超过一半的美国人摄入的热量来自超加工食品——这些食品通常含有大量的糖、盐和不健康脂肪,但膳食纤维和天然成分含量极低。
这份首次利用2021年至2023年全国饮食数据进行的官方证实,在此期间,1岁及以上美国人摄入的总热量中,约有55%来自超加工食品。这一问题在儿童和青少年中尤为突出,其超加工食品热量摄入比例接近62%,而成年人的比例约为53%。报告指出,汉堡、三明治、甜点、咸味零食、披萨和甜饮料是这些热量的主要来源。
报告同时发现了一些差异:幼儿和60岁以上的老年人从超加工食品中摄入的热量比例,要低于青少年和中青年群体。此外,低收入成年人比高收入成年人消费更多的超加工食品。
然而,报告中一个出人意料的发现是,与过去十年相比,超加工食品的消费量似乎略有下降。在成年人中,该比例从2013-2014年的约56%有所回落;在儿童中,则从2017-2018年的近66%高点下降。报告的合著者、CDC营养专家威廉姆斯(Anne Williams)表示无法推测下降的具体原因,但未参与此项研究的纽约大学营养专家戴尔莱因(Andrea Deierlein)认为,这可能与公众对超加工食品潜在危害的意识增强有关。
多年来,多项研究已将超加工食品与肥胖、糖尿病和心脏病等慢性病联系起来。近期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更是发现,即使在营养成分匹配的情况下,食用最低限度加工食品者(如意大利面、鸡肉和蔬菜),其减重效果也是食用超加工食品(如即食冷冻餐、蛋白棒)的两倍。
尽管如此,如何准确定义“超加工食品”仍是该领域面临的一大挑战。目前,包括CDC在内的大多数研究采用的是“Nova”分类系统,但其准确性存在争议。“Nova”是一个在全球营养学和公共卫生领域影响力日益增长的食品分类方法。该方法关注的是食物的“加工程度”,它由巴西圣保罗大学的卡洛斯·蒙泰罗(Carlos Monteiro)教授及其团队于2009年首次提出,旨在研究现代食品工业的加工方式与肥胖、慢性病等健康问题之间的关联。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和农业部近期已开始征集信息,希望为超加工食品制定一个统一的官方定义。
戴尔莱因建议,消费者应仔细阅读食品包装和营养信息,例如选择原味燕麦片,而非含有添加糖、钠和防腐剂的速溶燕麦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