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墨传情,山东文艺创作研究院为残疾儿童点亮希望之光
发布时间:2025-08-08 15:35:51 浏览量:4
当笔尖轻轻蘸上墨,那浓稠的墨汁仿佛蕴含着无尽的力量与深情,不仅能勾勒出一幅幅精美的画卷,更能蘸出大爱的暖流,为梦想腾飞插上坚实的翅膀。孩童的世界是纯真的天堂、希望的田野、美好与未来的起点,而残疾儿童的内心世界,又何尝不是如此?为了持续深入推进“同筑梦·向未来”残疾儿童增能公益项目,汇聚更多力量参与帮扶活动,8月7日,山东省文艺创作研究院携手知名书画家和爱心企业家们,带着满满的温情与关怀,来到汶上县古中都酒业有限公司,共同开启了一场“笔传温情·墨汇大爱——同筑梦·向未来”的艺术助残助学活动,用爱为残疾儿童点亮希望,用艺术为他们的梦想插上翅膀。
多方合力搭平台,绽放公益之花
此次活动由山东省文艺创作研究院、山东省报告文学学会、汶上县委宣传部、汶上县委统战部、汶上县委社工部、汶上县关工委联合主办,汶上县残联、汶上县民政局、汶上县工商联等多家单位及政协委员靳霜立工作室共同承办,凝聚起政府部门、文艺界、企业界的多方力量。
颁发捐赠书
活动现场,汶上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统战部部长周丽莎上台致辞,对参与活动的书画家和爱心企业家表示欢迎与感谢。“同筑梦·向未来”项目发起人靳霜立详细介绍了项目开展三年来的成果,从志愿者团队组建到帮扶模式创新,从受助儿童蜕变到社会影响扩大,每一个细节都彰显着公益的力量。山东省文艺创作研究院院长王宇鹏则在讲话中指出,艺术是传递温情的纽带,书画家们用笔墨践行社会责任,企业家们以行动诠释大爱担当,这种跨界联动为公益事业注入了新活力。活动中,王宇鹏代表主办方为参与创作捐赠的书画家和爱心企业家分别颁发了捐赠证书和荣誉证书,以表彰他们为助残事业作出的贡献。
“大手拉小手”,陪伴与知识筑起希望之墙
“大手拉小手、同筑梦、向未来”,这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本次活动的核心理念。内向、自卑、封闭、孤僻、不自信……这些心理现象在残疾儿童的内心中普遍存在,近年来,在政协委员靳霜立工作室走访调研中发现,一些肢体残疾儿童由于身体上的限制,往往面临着更多的心理挑战和生活困境,为此,“同筑梦·向未来”残疾儿童增能公益服务项目应运而生。
“同筑梦·向未来”残疾儿童增能公益服务项目,创新性地招募了近百名身残志坚的大学生组成“学雷锋筑梦志愿者”服务团队,“据靳霜立介绍,志愿者服务团队采取“一名肢残人大学生志愿者牵手一名肢残儿童”的“梦想伙伴”模式,围绕“扶知识之基、启智慧之门、铸坚韧之志”主线,构建“线上智慧引领+线下亲情陪伴”“物资帮扶+个性化服务”的双轨四驱帮扶体系。志愿者们以自身经历为范本,为残疾儿童定制学习成长计划,帮助他们打破心理壁垒,树立生活信心。
自2022年3月启动以来,该项目已让200余名残疾儿童实现“破茧成蝶”的蜕变,1000余名残疾儿童从中受益,更让200余名家长重燃生活希望。曾经,身体的局限让魏申宇蜷缩在自卑的阴影里,对未来充满怀疑。然而,在志愿者团队的帮助下,她逐渐走出阴霾,如今已成长为站在讲台上自信大方、声音嘹亮的魏申宇。“我们志愿者团队不是拯救者,而是同行者。通过屏幕我们为孩子们定制学习计划,题目一道道地磨,单词一个个地教。两年来,我见证了我帮助的小朋友从封闭到开朗的转变,而我自己也在陪伴中重塑了价值。原来被需要是生命给我最大的馈赠。”魏申宇感慨地说。
学习是残疾人梦想腾飞的翅膀,知识是改变残疾人命运的金钥匙,一个残疾儿童的学习就是一个残疾人家庭的希望。“对一位残疾儿童的帮助,不单单是影响到一个人家庭,那是两个家庭,这个孩子还有以后他要成立的家庭,还有他的孩子。”靳霜立说道。
这种“以残助残,大手拉小手”帮扶模式,定位精准,帮扶精准,高度契合残疾儿童的实际需求,能持续为残疾儿童提供长期稳定的支持与帮助,成效显著。该项目先后被评为全国“志愿助残服务优秀案例”、全省“最佳志愿服务项目”、济宁市“十佳关爱项目”等奖项
以笔为媒,助力梦想
在这场充满爱与温暖的活动中,艺术家们也积极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在这种大手拉小手的公益活动中,艺术家在通过创作艺术的形式奉献微薄之力帮助残疾儿童和残疾青年学生的同时,通过此类活动能够培养一些创作灵感,对于以后的创作灵感具有启发作用。”《幽韵》的创作者、中国美协会员、山东青年美协副主席、山东画院专职画家孙春龙告诉记者。
现场创作
一位拿着一个团扇的女孩,置身于幽静的山水之中,画面通过低饱和度处理呈现出未经雕琢的纯真感。静谧、治愈、纯真以及大爱的温情与温暖便是《幽韵》这幅画传递的情感。
山东省文艺创作研究院在“笔传温情·墨汇大爱——同筑梦·向未来”的艺术助残助学活动中邀请了20位著名书画家倾情参与,每人创作捐赠1到2幅精品佳作,由爱心企业家认购,所得款项全部用于助力残疾人大学生志愿者完成学业以及相关志愿服务活动。“这不仅是书画作品的流转,更是爱心的传递。我们希望通过手中的画笔,为残疾人群体送去关怀,用艺术的魅力鼓舞他们坚强勇敢地面对生活。每一幅作品都凝聚着我们的心意,承载着对他们美好未来的祝福与期许。”王宇鹏在讲话中表示
王宇鹏
据悉,“笔传温情·墨汇大爱——同筑梦·向未来”的艺术助残助学活动将建立完善信息管理系统,清晰记录书画家、企业家、志愿者及受助儿童的帮扶关联,并定期向资助者汇报进展,让自助者实时了解帮扶动态,确保全程可追溯。
“我选择了朱熹的《观书有感》进行书写,其中‘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一句,让我深有感触。这句诗让我联想到,关爱残疾儿童,就如同为他们注入源源不断的‘活水’,帮助他们冲破困境,让心灵变得清澈纯净。”山东省书协主席团成员、曲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陈培站跟记者讲述作品的灵感来源。陈培站表示,“唯有源头活水来”,饮水思源,关爱残疾人,是每位艺术家的不可推卸、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不仅要专注于教书育人,更要积极回馈社会,用艺术的力量传递爱与温暖,为残疾儿童的成长与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活动结束后,活动参与人员集体合影留念,书画家和认购企业家持作品和证书分别合影留念。王宇鹏强调,艺术是人类共通的语言,能跨越身体的障碍,传递温暖和力量。此次活动,汇聚了众多著名书画家和企业家,共同为残疾儿童与残疾人大学生志愿者助力,更是意义非凡。
名家公益捐赠作品展示(书法):
逄春伟
(中国书协理事,省书协副主席)
公益捐赠作品
方建光
(中国书协会员,省书协副主席,聊城市书法家协会主席)
公益捐赠作品
邹方臣
(中国书协会员,省书协副主席,淄博职业大学教授)
公益捐赠作品
郝晓明
(中国书协会员,省书协驻会主席团委员兼秘书长)
公益捐赠作品
胡宗江
(中国书协会员,省书协主席团委员,济南市书协副主席)
公益捐赠作品
陈培站
(中国书协会员,省书协主席团委员 ,曲阜师范大学美术与书法学院副院长)
公益捐赠作品
杨雯
(中国书协草书委员会委员,省书协主席团委员)
公益捐赠作品
朱茂刚
(中国书协会员,省书协副秘书长,齐鲁师范学院书法教研室主任)
公益捐赠作品
张志鸿
(中国书协会员,省书协理事、篆书委员会副主任)
公益捐赠作品
名家公益捐赠作品展示(美术):
李京波
(中国美协会员,省美协副主席,日照市美协主席)
公益捐赠作品
李岩
(中国美协会员,省美协驻会副主席,省青年美协主席)
公益捐赠作品
姚秀明
(中国美协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理事,省美协主席团委员)
公益捐赠作品
孙万灵
(中国美协会员,省美协主席团委员,齐鲁工业大学教授)
公益捐赠作品
张辉
(中国美协会员,省美协理事,济南市美术馆副馆长、济南画院副院长)
公益捐赠作品
曹新刚
(中国美协会员,省美协理事 ,省作协《山东文学》期刊社美术总监)
公益捐赠作品
云门张岩
(中国美协会员,省美协副秘书长 ,省美协副秘书长,省文艺创作研究院专职画家)
公益捐赠作品
陈涛
(中国美协会员,省美协理事 ,济南市青年美协主席,山东艺术学院中国画系副教授)
公益捐赠作品
孙春龙(中国美协会员,省青年美协副主席,山东画院专职画家)
公益捐赠作品
韩潇
(中国美协会员,省青年美协主席团委员、济南美术馆(济南画院)研究创作部副主任)公益捐赠作品
王栋(中国美协会员,省青年美协主席团委员,济南市美术馆[济南画院]专职画家)公益捐赠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