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童趣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农行河南省分行:“五个一批”模式勾勒乡村振兴生动画卷

发布时间:2025-08-06 15:38:01  浏览量:3

从黄河滩区的新居新貌到深山里的药田绿意,从返乡创业者的牛舍欢歌到电商直播间的农产品热卖……农行河南省分行以优化“五个一批”服务模式为抓手,让金融活水精准滴灌脱贫地区,书写出一个个暖心故事。截至7月末,全省38家脱贫县支行贷款余额达1378.4亿元,较年初新增133.9亿元,定点帮扶工作连续五年获最高等次“好”,用实干成效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

精准到户巩固一批

“以前在外打工总惦记家里,现在守着牛舍当‘老板’,年收入翻了六倍!”周口鹿邑县的张大哥擦着牛舍栏杆,看着满圈壮实的肉牛笑得合不拢嘴。2023年他返乡搞肉牛养殖时,20万元的资金缺口差点浇灭创业热情。农行客户经理主动上门,3天内就送来20万元“富民贷”。如今标准化牛舍里存栏80头肉牛,年收入从5万元涨到30万元,“这贷款真是及时雨,让我的‘牛司令’梦成真了!”

河南农行延续脱贫小额信贷政策,在脱贫县及革命老区县累计投放“富民贷”119.6亿元,像春雨般滋润着2万多户脱贫户的增收路。

支持产业带动一批

南阳西峡县的山岗上,漫山遍野的中草药长势正旺。“多亏农行贷款,我们不仅扩大了收购,还建了新车间!”仲景宛西制药孙总指着现代化加工车间介绍。有了资金支持,企业与周边200多个行政村签了定向收购协议,优先采购脱贫户的中草药,还免费培训种植技术。目前,这个项目已带动3000多户药农增收,户均年入超5万元,500多个就业岗位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挣钱,真正实现了“企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双赢。

今年以来,河南农行大力实施“龙头企业带动”“项目服务”“万企兴万村”行动,带着乡亲们在产业链上稳步致富。截至7月末,河南农行脱贫县贷款增速达10.8%,高于本行各项贷款增速2.8个百分点。

产销对接扶持一批

“我们村的小米登上农行的商城啦!”台前县马楼村驻村工作队队员拿着手机,给村民们看线上订单。作为河南农行定点帮扶村,马楼村的杂粮以前“养在深闺人未识”,如今通过农行“农银商城”和线下采购成了热销品。

河南农行一次性采购1万多公斤杂粮,“一元购”“进门有礼”活动又带动销售8万多公斤,全行员工还自发购买近50万元农产品。工作队更帮村里注册了商贸公司,把“田家客”杂粮、“香万家”食用油等20多种产品搬上电商平台,累计销售额突破200万元,为村集体经济创收近20万元。村民王大叔算着账:“以前杂粮存家里,现在能卖上好价钱,多亏了农行帮我们打开了销路!”今年以来,河南农行依托“农银商城”,探索电商直播供应链金融,用好线下集中采购等渠道,助力脱贫地区销售农产品超4.9亿元,让好产品真正变成好收益。

支持基础设施帮扶一批

“这辈子没想到能搬出滩区,住上这么好的房子!”兰考县70多岁的李大爷站在新家阳台上,望着不远处的学校和卫生院,眼里满是笑意。为了让黄河滩区群众“挪穷窝、出深滩、换新颜”,兰考县对三义寨乡杨圪垱村和丁圪垱村两个沿黄村庄实施迁建。农行省市县三级团队第一时间上门,5天就完成授信审批,让项目顺利开工,已累计发放贷款5亿元。

如今1278户滩区群众搬进新家,农行又送来装修贷、消费贷,帮大家把新家布置得妥妥帖帖。“以前村里路不好走,看病上学都费劲,现在出门就是柏油路,生活太方便了!”李大爷的话道出了所有搬迁群众的心声。金融支持让基础设施升级,更让乡村振兴的底色越来越鲜亮。

创新服务方式提升一批

“现在村民比存款更比信用,守信用就能贷到款!”许昌长葛市和尚杨村党支部书记骄傲地说。这个“中原蜂蜜第一村”通过“党建+信用村”模式,全村668户都建了信用档案,200多户靠信用贷到近8000万元。养蜂大户张建军用30万元贷款把蜂箱从50箱扩到300箱,年收入翻了三番:“不用抵押不用担保,信用就是最好的通行证!”

村里连续三年零违约,成了市委信用建设示范村。有了资金支持,村民们引进新设备,把蜂蜜产品加工成各种深受消费者喜爱的产品,附加值翻了好几倍。今年以来,河南农行以数字金融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向38家脱贫县发放农户贷款900亿元,服务近20万农户,信用体系正成为破解农民融资难的“金钥匙”。

从精准滴灌到产业引领,从产销对接到底盘升级,农行河南省分行用“五个一批”服务模式架起金融助农的桥梁,赋能乡村振兴,助力农民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