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童趣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新书 | 破译儿童行为背后的成长密码,让育儿更轻松

发布时间:2025-08-05 17:18:47  浏览量:3

当你怀着初当父母的喜悦去陪伴孩子成长的时候,你会发现养育小生命就像需要破解密码,时而绞尽脑汁,经常无计可施,还会因为孩子那些喜怒无常的行为而感到焦虑甚至挫败。

比如孩子执拗地重复按电梯,反复扔玩具,突然拒绝上厕所,甚至和小朋友打架……

但其实每个“问题行为”,都是孩子成长的信号;你以为的“坏习惯”,都是生命本能的觉醒。

《儿童行为正解》是一部专为0—6岁儿童成长阶段量身打造的科学育儿指南。教育专家徐岩将20多年的中国家庭教育实践融合于本书,通过科学解读孩子“问题行为”背后的发展逻辑,指导父母从容应对,化“问题”为成长契机。无论是新手父母,还是正在育儿路上困惑中的家长,均能从中获得启发与支持。

翻开本书,读懂那些被误解的成长密码,在爱的陪伴中,静候每一朵花如期绽放。

书名:《儿童行为正解》

著者:徐岩

出版:南方日报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5年7月

定价:52.00元

包邮价:42.00元

作者简介

徐岩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辽宁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硕士

爱自然生命力品牌授权资深高级导师

北京大学特聘导师

《儿童行为正解》破译了儿童行为背后的成长密码,带我们回归教育的本质,并赋予我们一种珍贵的定力——在喧嚣的育儿建议中,得以安下心来,重新学习敬畏生命内在的秩序与力量,这会让我们爱得更深沉、更从容。

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家校社共育专业委员

我诚挚地向所有渴望理解孩子、希望以更科学的方式陪伴孩子成长的读者推荐这本《儿童行为正解》。愿它能帮助您拨开儿童行为的迷雾,把握成长的关键契机,与孩子共同谱写一段更加和谐、充满理解与支持的成长乐章。

——刘文

早期儿童发展与教育研究所所长

本书亮点

直击育儿痛点,破译成长密码

本书以0—6岁儿童的常见行为为切入点,围绕“身体感官发育”“发现自我与发现他人”“认识性别与理解婚姻”“感觉统合与学习思维培养”四大核心主题展开,并指出这些行为和问题背后隐藏的成长密码便是“儿童敏感期”。

书中通过系统梳理儿童各个主要敏感期(如秩序敏感期、语言敏感期、动作协调敏感期、感官精致化敏感期、社交敏感期等)的表现特征、内在需求和发展意义,用科学回应困惑,用理解代替焦虑,帮助家长陪伴孩子度过每一个关键敏感期。

融入真实案例,易读好操作

作者基于个人20多年的教育实践,紧密结合实际生活场景,提供了可操作的观察方法、互动策略和教育建议。书中详实的案例和具体的指导,让家长和教师能够将敏感期理论切实转化为支持孩子成长的行动指南,真正做到在恰当时机,给予恰当支持。

本书语言通俗易懂,案例生动具体,既具专业深度,又富有可读性和亲和力,能够帮助家长真正从儿童视角理解行为本质,提升科学育儿意识。

愿每位父母都能在此书中获得启发与力量,做孩子自由天空的守护者,静待生命以它本来的样子,绽放出令人惊叹的华彩乐章。

本书目录

第一章 儿童行为里的大学问

第一节 家有小宝,幸福又烦恼

第二节 儿童行为不奇怪

第三节 儿童大脑发展科学与养育的奥秘

第四节 静候花开:支持不破坏,引导不控制

第二章 身体与感官

第一节 抓抓抓,捏捏捏

——唤醒身体的“第二大脑”

第二节 看,这里有只蜗牛

——微观世界里的知识体系

第三节 我不想上厕所

——自我管理第一课

第四节 我还要去玩沙子

——自然里的能力拓展

第三章 自我与他人

第一节 我不吃,我不睡

——自我意识的初次觉醒

第二节 这些这些,全部都是我的

——认知物权与边界的概念

第三节 我要重新按电梯

——秩序敏感期的情绪语言

第四节 拉钩上吊一百年不许变

——人际关系的探索与建构

第四章 性别与婚姻

第一节 我从哪里来,为什么我有你没有 109

——对生命的好奇

第二节 我要跟你结婚!

——婚姻意识的建立

第三节 亲亲抱抱拉拉手

——探索孩子间的亲密与喜怒哀乐

第四节 我的房间我的床

——孩子性别意识与独立睡眠的启蒙

第五章 感统与学习

第一节 别太快站起来

——爬行与语言发育

第二节 汪汪汪,喵喵喵

——从听开始的语言

第三节 还要再听一个故事

——在睡前建立的阅读习惯

第四节 我要比你多一颗糖!

——具象里的数学思维

家有小宝,幸福又烦恼

孕育生命可能是这个世界上最美好的事情。孩子出生之后,他的一颦一笑都牵动着父母的心,小天使们有太多的第一次让我们开心喜悦。父母们满怀着爱和作为“新手”养育者的热情让怀里的小婴儿吃饱、睡好,为听懂他的哭声而雀跃,甚至还兴致勃勃地研究他粪便里隐藏的玄机。就在这些新手父母们成就感满满的时候,孩子接踵而来的一些“奇怪的行为”开始让他们百思不得其解,有些新手父母甚至因此深感焦虑。

刚出生的宝宝不厌其烦地吃自己的手指,有些父母会想尽办法让孩子不把手放在嘴里;刚松一口气,孩子灵活的小手又把一切能抓到的东西往嘴里放,吓得父母们大惊失色,眼睛根本不敢离开孩子。当孩子开始尝试自己吃饭,他就会把那些软软的香蕉、面条、果酱统统抹到脸上、身上、小桌板上,“小花猫”在餐椅上看着你,又舔手又舔小桌板,样子可爱极了,而父母们面对着被破坏的现场却开始头疼起来。

等到孩子开始可以独立地吃饭、穿衣,在生活上刚让你松了一口气,父母们又惊讶地发现,本来挺乖巧的孩子突然有一天开始说脏话、骂人。你阻止他,给他讲道理,不仅没用,他还说得更加起劲。和其他小朋友玩得好好的,却突然打起来,甚至咬人,动作之快让你根本来不及反应。你时常复盘日常生活中哪里隐含了这些“暴力因素”:是不是哪部动画片里的情节导向有问题?还是被别的孩子带“坏”了?怎么想也没想通孩子为什么会性格“突变”。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行为都令人头疼。他们开始喜欢音乐,一听到音乐就会扭动身体,展现出极强的韵律感,那呆萌可爱的样子让父母忍俊不禁。他们可能在某一天也会开始喜欢数字,看见数字就要读,眼睛里只有数字,特别是对爸爸妈妈的电话号码极度痴迷,当他能完整背出电话号码时父母恨不得跟全世界炫耀。更让父母们开心的是,他们开始喜欢阅读,拿着自己喜欢的绘本不放,并对不认识的字充满兴趣。他们开始喜欢问一连串的“为什么”,真的成了“十万个为什么”。而且,他们问的问题千奇百怪:为什么天上会下雨?小鸟为什么会飞?月亮是怎么发光的?有时,父母们也答不上来,等孩子长大到不再问“为什么”的时候,父母或许都已经成为“百科全书”了。他们对周围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开始主动探索各种自然现象和社会规则。比如,他们会问:“为什么汽车要在马路上行驶?”“为什么人不能飞到天上去?”对于这些问题,他们不仅渴望知道答案,更想亲自去尝试、去验证。很多父母对于这些疑问容易不当回事,一笑置之。而此时,是最不应该忽视的时候,因为这正是孩子进入“语言敏感期”和“逻辑思维敏感期”的表现,他们通过提问来理解世界的运作规律,这种对未知世界的探索精神,正是成长道路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们还会进入一个对规则极度敏感的时期。在这段时间里,你也会发现孩子身上的许多闪光点。你会发现,当他愿意做某件事时,会特别专注,并乐此不疲地重复做,那种执着和专注会让你深受感动。他们开始热衷于制定和遵守规则,无论是游戏中的规则,还是日常生活中的小约定,都会一丝不苟地执行。比如,和孩子玩角色扮演游戏时,孩子会坚持每个人都要严格按照设定的角色来行动,一旦有人“犯规”,他便会义正辞严地指出来,并要求重新开始。在家里,他们也会制定一些“家庭规则”,如每天必须读一本绘本、吃饭前必须洗手等,并会监督和提醒家人共同遵守。

但同时,你也会感到苦恼和困惑,因为即便是一个自律的成人,也很难有这样的执着。如果某件事情不合孩子的心意,比如妈妈好心帮他撕开小食品的袋子,不料孩子却突然爆发,“不知好歹”地责怪妈妈,哭闹不停,要求回到原来的样子。比如,他可能会要求每天晚上听同一个故事,每天看同一集动画片,哪怕天天重复,每次他依然会保持高度专注,仿佛此时此刻这就是他的全部世界。父母起初觉得有趣,甚至会拍下视频分享给亲朋好友,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开始感到困惑:“为什么孩子总是重复做同一件事?是不是太固执了?”其实,这正是孩子进入“秩序敏感期”的表现,他们通过重复来建立内心的秩序感,这是他们认知发展的重要阶段。

有一天,孩子突然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产生好奇。他会靠在你们怀里,摸着妈妈肚子上的疤痕,认真地看着你的眼睛问:“妈妈,我从哪里来的?是从你的肚子里来的吗?爸爸妈妈把我生下来养大辛不辛苦?我爱爸爸妈妈!”甚至信誓旦旦地对父母说:“妈妈(爸爸),我要和你结婚,我们俩相亲相爱。”虽然这些话听起来有些可笑,但父母们也会瞬间被感动得热泪盈眶,觉得自己的辛苦没有白白付出。然而,好景不长,有一天他可能会正式地通知你:“我不和你结婚了!”因为他又喜欢上了同班的小朋友,这让你既觉得好笑又不明所以。他们通过情感表达来探索人际关系边界的种种尝试,常常成为大人们调侃的童年趣事。家长们很快就会发现,我们还没来得及捕捉他们内心深处的感受,孩子的情感敏感期就转瞬即逝了。

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有多少行为会因为我们的忽视和不了解而错过发展的良机?比如不让新生儿吸吮手指头,为了控制孩子小便的时间定时把尿,对他们的“十万个为什么”不耐烦,忽视小小的他们想要跟你结婚的情感……你知道这些将对孩子的未来造成什么影响?那些让人时而惊喜时而又头疼的新现象到底在传达些什么信号?其实孩子这些奇奇怪怪的行为都和孩子的成长规律,和孩子身体、精神、思维的发展有关。我们有时候会忽视孩子的行为,有时候想纠正孩子的问题,这是因为不知道这些行为和问题背后隐藏的成长密码:儿童敏感期。当你了解敏感期,破译孩子的种种“奇葩”行为便不再是难事。当我们发现过去的问题不再是问题,养育孩子就会没有那么多困惑和焦虑,会变成一件能够从容应对的事,心里也会对自己养育孩子的能力多一分信心,这将使你对孩子的成长有更多包容、接纳、理解和信任。

(选自第一章第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