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童趣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友好乡村 童享发展 | 菏泽市儿童友好乡村展播——定陶区

发布时间:2025-10-30 05:42:58  浏览量:1

儿童友好承载着一个城市最大的善意与美好。建设儿童友好城市不仅要关注城镇儿童发展需要,更要关注农村儿童的实际需求,实现城乡统筹、共同发展。近年来,我市各县区立足当地实际,开展了不同类型的儿童友好乡村探索实践,建设打造了一批各具特色的儿童友好乡村,积极推动“儿童友好”与“乡村振兴”同向发力、同频共振。

即日起,对全市儿童友好乡村进行展播,充分展示我市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暖心成果,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持续拓展、丰富和完善儿童友好空间建设,为儿童成长赋能,营造浓厚的儿童友好氛围。

今天

为大家展示的是

定陶区儿童友好乡村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定陶区始终立足儿童优先发展原则,创新探索“阵地盘活+特色赋能”工作模式,系统谋划、精准发力,扎实推进儿童友好村居(乡村)建设各项工作。一方面,盘活现有阵地。遵循“资源共享、阵地共建、因地制宜”原则,高效整合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内的可利用空间,增设儿童活动室、图书阅览室、游戏室等,做好微改造、微更新。指导南王店镇司庙村打造七彩童年儿童广场,盘活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闲置区域;杜堂镇杨店村以村委会为依托,打造涵盖亲子阅读、快乐成长、安全教育体验的一站多点式儿童友好生活体验基地。另一方面,突出本土特色。鼓励各村(社区)结合本土资源禀赋,开展儿童友好场景改造与特色服务供给,打造“一村一特色”。如郑庄村打造“一分田”农耕体验区,组织儿童参与播种、收割等农事活动;袁堂村打造乡村记忆馆,深化“文化+研学”模式,让乡村记忆馆成为儿童了解乡土、厚植情怀的“第二课堂”。通过近年来的实践与探索,定陶区累计高标准打造各级儿童友好乡村14个,为乡村儿童构筑起了有温度、有内涵的成长家园。

定陶区冉堌镇十里铺村

冉堌镇十里铺村以“儿童需求”为核心,持续深化儿童友好村居建设,通过“1+1+1+X”核心布局(重点推进1处儿童友好阅读空间、1处儿童主题公园、1处生态科普儿童友好亲子农场建设,同步常态化开展X场特色儿童活动),推动空间服务、保障体系、品牌活动全面升级,构建起乡村儿童友好发展的“立体矩阵”。

以“就近便利、功能复合”为原则,完善儿童专属空间布局。依托村大队部升级儿童友好阅读空间与科普室,延伸“六点钟课堂”暑期服务链条,为儿童提供安全便捷的学习空间;依托文化广场打造儿童友好主题公园,配备滑梯、跷跷板、儿童转椅等设施,绘制“乡村童趣”主题墙绘8处,成为村内儿童日常游玩、社交的核心打卡地;依托本地大棚资源开拓亲子科普农场,让儿童在翻土、播种、采摘中探索自然奥秘。

以“灵冉童伴 友好冉堌”“理响万家”为核心品牌,构建“节点+特色”活动体系。结合关键节日节点开展“我为乡村种棵树”、六一文艺汇演、暑期成长拓展营等多元活动。全年累计开展法治教育、自然美育等活动50余场,惠及儿童超800人次;联合高校志愿者开设暑期安全课堂,邀请心理咨询师开展“阳光成长”心理辅导讲座,联合小红扣志愿者举办家庭家教家风讲座,全年此类活动达60余场,覆盖儿童500余人次;依托儿童议事会组建“小小讲解员”队伍,通过讲解村史、非遗故事,让儿童成为乡土文化的“传承者”。

聚焦特殊儿童需求与长效保障,构建多维度关爱体系。联合镇卫生院、牙科诊所开展口腔健康检查、免费涂氟等公益服务,重点覆盖困境儿童、留守儿童200余人次;构建“村两委+医疗团队+高校+志愿者”联动机制,确保关爱服务常态化;收集儿童需求建议,建立“需求收集—反馈处理—效果跟踪”闭环机制,提升儿童的归属感与幸福感。

定陶区马集镇袁堂村

马集镇袁堂村以儿童需求为核心导向,从空间友好与活动友好两大维度重点发力,全力推进儿童友好乡村建设。

在空间打造方面,优化资源配置,让儿童拥有专属成长天地。在乡村记忆馆内创新叠加儿童友好元素,新建阅读空间、科普室、四点半课堂等多元场所,常态化开展绘本阅读、家风传承等活动,全方位满足儿童学习与成长需求。同时,建成占地1000平方米的儿童乐园,配备彩虹步道、滑梯等游乐设施,周边搭配3D立体墙绘与轮胎围栏,成为孩子们嬉戏玩耍的欢乐聚集地。

在活动设计方面,精准对接不同年龄段儿童心理特征,先后策划书法传承、“学雷锋”志愿服务、“致敬劳动”实践、“啃秋”民俗体验、模拟法庭等活动,引导孩子们感悟传统文化魅力,增强法治意识。

通过系列多元特色活动,在丰富儿童课余生活的同时,助力其塑造良好品格,为儿童健康成长注入满满活力。

定陶区马集镇梁堂村

马集镇梁堂村立足村庄实际,聚焦儿童成长需求,依托妇女儿童家园打造设施完善、活动丰富的儿童友好空间,为儿童构建全方位发展的“成长乐园”。

在活动开展上,注重文化浸润与自然体验双轨并行。一方面将传统文化、民族文化融入特色活动,通过红歌传唱、猜灯谜、投壶等游戏化形式,让儿童在趣味互动中感受文化魅力,实现知识与素养的同步提升;另一方面,依托村内葡萄产业园,组织开展“走向自然”主题活动,带领儿童实地观察葡萄种植生长、参与采摘收获,让孩子们在亲手劳作中亲近土地、感知自然,培育对乡村与自然的热爱。

供 稿:菏泽市妇联规划部

编 辑:吴艳会

审 核:刘书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