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童趣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新闻两点论丨儿童APP出现成人广告!谨防更多的“宝宝巴士”驶入灰色地带

发布时间:2025-10-29 13:52:08  浏览量:1

新闻两点论 徐也晴

近日,宝宝巴士APP惊现成人广告与擦边内容的事件一经曝光,便迅速引爆舆论,冲上热搜。网友的愤慨与声讨并非小题大做,其根源在于这是一款专门为儿童打造的应用软件。

实际上,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以及应用软件的“遍地开花”,未成年人APP中出现擦边内容已不是偶发现象。在法律法规层层设防下,为何专为未成年人设计的应用会频繁“失守”?

纵观宝宝巴士官方客服给出的回应,我们可以窥见其中潜藏的三点问题。

其一,将“第三方”当作责任主体的“挡箭牌”。对于一款面向儿童的产品,选择与谁合作、引入何种内容,本就是运营者不可推卸的核心责任。未成年人保护法、《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中,已明确禁止网络应用中出现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内容。而将守护儿童的责任“外包”,本身就是一种责任失位。

其二,将“技术局限”当作审核缺位的“万能借口”。当面对儿童这一最需要保护的群体时,企业对于擦边内容的“零容忍”应是唯一标准。如果现有技术无法实现有效过滤,那么企业有义务投入更多资源、建立更严格的审核机制,比如增加复审流程、建立专属“白名单”等。

其三,将“商业模式”当作损害权益的“正当理由”。客服强调广告是“持续提供免费内容与服务的重要支撑”,实际上这混淆了问题的本质。公众质疑的并非商业模式本身,而是企业以牺牲儿童权益为代价来维持运营的做法。当“免费使用+广告获利”的模式与保护未成年人的底线冲突时,企业应毫不犹豫地寻找更健康的替代方案,而非要求用户在接受不良内容与放弃服务之间做选择。

法律法规的红线已然划明,但若企业的责任意识未能真正树立,也难以杜绝下一个“宝宝巴士”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