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童趣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朝鲜动画片不允许外传,到底讲了什么内容?曾被联合国点名批评!

发布时间:2025-10-28 15:10:00  浏览量:1

要说世界上最让人看不透的国家,朝鲜一定占一席。而要说这个国家最令人意想不到的产业,动画片绝对算一个。

一个封闭国度,却在全球动画产业链中悄然掘金、幕后操盘,谁能想到?

在朝鲜小孩子不是看《喜羊羊》,也不是追《佩奇》。他们的幼年记忆是一部1977年开播的《松鼠和刺猬》。

听上去像儿童乐园?错,它是一部点燃热血的“人民战争片”,只是主角换成了松鼠、刺猬、兔子这些“正义化身”,而敌方角色,则化作“狐狸”“黄鼠狼”“老鼠”象征美韩日,一切皆为寓意。

每一集就是一次国防教育:偷情报、炸堡垒、营救战友,满满的间谍片味道,包装成动物世界。32集全民皆看,孩子们边看边学,连敌我识别都形成了条件反射

对朝鲜来说,动画从来不是为了休闲,而是为了教育,甚至是政治动员工具。

哪怕是看起来最温婉的《铁斧和金斧》,讲的也不过是“诚实者得奖,贪婪者报应”,整合进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绘画风格也是苏东写实派,严肃得不留空隙。

1957年426儿童电影制片厂成立,这是朝鲜唯一的国家级动画制作机构,同时也是保密单位。

这个工厂不只是拍动画,它同时承担国家教育、对外宣传,甚至外汇创收等战略任务。在这个几乎隔离于全球互联网之外的国家,一部动画片的诞生,要通过层层审查。

一切内容都必须“高举旗帜”:英雄少年、邪恶敌人、爱国助攻、伟大领袖,缺一不可。甚至连1970年代的《少年将军》系列,主角铁锤都被设计成朝鲜精神领袖的少年原型,从青少年、到将军、再到婚后,动画片就是一场影像版的“领袖成长史”。

你以为这就是朝鲜动画的全部?不,这才刚刚开始。

从1980年代起,朝鲜悄悄开启一项隐秘的计划,参与国际动画外包制作

他们给自己取了个洋气的代,叫SEK工作室(SEK Studio)。表面上看是制作本国动画,实际上通过香港、法国、瑞士等中间公司参与欧美动画的生产流程

被曝光的项目一个比一个惊人:1994年《狮子王辛巴历险记》;1995年,《风中奇缘》;

2014年,《阿斯特里克斯历险记》;2021年,《无敌少侠》第一季;甚至,《飞出个未来》《辛普森一家》,都藏有SEK的影子。

他们专攻的是最复杂、最耗费人力的环节,角色手绘和背景上色,是西方动画产业最缺但又最挑剔的部分。不是谁便宜就能做,而是看手艺,看天赋

亚洲“手画强国”多得是,朝鲜为何能独占这一块高精度市场?

因为,他们的画师是真的强。

SEK工作室曾经拥有1600名员工,大多数毕业自平壤艺术大学,有美术、摄影、舞台设计等科班出身。

他们每天工作8小时,少加班,加班需本人同意并支付费用,月工资约100美元,但国家承担住房、教育、医疗,收入足以全家维持。

每年还有数十名骨干被派往法国、意大利学习最先进的动画工艺,回国再带新一轮学徒,一整套封闭但成效显著的人才培育系统早已形成。

这已不再是“外包工厂”的水准,更像一个近代手工业行会:考试严、工艺高、纪律强,靠的是细节打动客户,不靠宣传。

有外媒分析,在欧美一些经典动画画风中,眼神神采、裙边旋转、动作收放之间的不露痕迹,往往便是朝鲜画师的“签名路线”

这是一个极具东方美学的细节哲学,也正是他们吃得开、吃得久的秘密。

从1997年到2023年之间,仅通过动画外包,朝鲜每年就能拿到数千万美元甚至过亿美元的外汇收入

SEK曾是全球最大动画工作室之一。但这一切,直到2023年被美国智库曝光服务器资料,才彻底暴露。

之后美财政部对意大利Model TV罚款53.8万美元,理由是与朝鲜工作室发生了业务关联,违反联合国第2371号决议

从此朝鲜动画外包全面转入更深层的地下模式,与外部联系更隐秘,甚至采用“跨国分包再转包”的方式继续参与制作。

整个流程像极了一套艺术地下经济体系:由中介公司先接单→拆分任务→转给SEK→完成后回传→外国团队统一剪辑整合。

没有SEK的署名,没有艺术家的名字,但光影之下却是来自平壤的一笔一划

动画只是朝鲜对外输出的一角。

朝鲜还默默承担了大量海外雕塑项目,非洲大陆的多个国家,如塞内加尔的“非洲复兴纪念碑”,就是朝鲜亲手所造。高达50余米,甚至比自由女神还高,花费不到欧美价格的一半。

一笔订单就是数千万美元。这是在文化战场上,另辟蹊径的生存本事。

一边是对内严格封锁、一边是对外专业输出,朝鲜在文化话语上的态度正是一种典型的“硬壳外衣加柔性触角”战略。

我们太习惯用“贫穷”“封闭”“脉络不清”来定义朝鲜。

但如果只是抱着这些刻板印象,就很难理解一个既是“铁幕”又能为迪士尼、漫威“代笔”的国家到底蕴藏着什么样的结构张力。

也许正是在不可见之处,这个国家才展现出最真实的一面,有制度的“冷”、有艺术的“热”、有国家的“硬”、有工艺的“细”。

正如《松鼠和刺猬》里那只眼神锐利的小刺猬一样,我们看到的是表象,看不到的,是它之后的整个“防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