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主动爱上读书的方式
发布时间:2025-10-27 18:28:19 浏览量:1
“妈妈,我为什么要读书啊?”“不读书也能卖玩具、开超市,为啥非要背课文、算数学?”
当孩子睁着好奇的眼睛问出这些话,很多家长要么慌着说“为了考大学、找好工作”,要么急着讲 “读书才能有出息”,可孩子听完还是一脸茫然 —— 不是道理不对,是我们没说进他心里。
其实,对孩子来说,“读书有用” 从来不是抽象的 “未来”,而是能摸得着、看得见的 “当下”:
能帮他看懂喜欢的动画、能让他玩得更开心、能让他解决自己的小麻烦。
这 3 个接地气的答案,不用讲大道理,孩子一听就懂,还能悄悄种下 “主动读书” 的种子。
一、别再讲“大道理”!孩子听不懂,还会反感
很多家长回答“读书有啥用” 时,总爱说 “长远的大道理”,可孩子的世界里只有 “现在的小需求”,这些道理不仅打动不了他,还可能让他觉得 “读书是妈妈的事,不是我的事”。
误区 1:“读书是为了以后考大学、找好工作”—— 太遥远,孩子没感觉
“现在好好读书,以后考个好大学,才能找个轻松的好工作”—— 这话对成年人有用,对孩子却像 “听外星人说话”。
他连“大学” 是什么都没概念,怎么会因为 “未来的工作” 主动读书?
就像你跟幼儿园的孩子说“现在好好吃饭,以后才能当宇航员”,他只会关心 “今天的饭有没有红烧肉”;
跟小学生说“现在好好读书,以后找好工作”,他更在意 “今天能不能玩半小时积木”—— 遥远的目标,从来不是孩子的动力。
误区 2:“不读书就会没出息、过苦日子”—— 太吓人,孩子会抵触
有的家长为了让孩子读书,会说“不读书以后只能捡垃圾、搬砖,累死累活还赚不到钱”,可这样的话只会让孩子觉得 “读书是为了避免过苦日子”,把读书当成 “不得不做的苦差事”,甚至会偷偷讨厌读书。
之前有位妈妈跟我说,她总跟孩子说“不读书没出息”,结果孩子偷偷跟同学说 “我讨厌读书,可我怕以后捡垃圾”
读书本该是“能带来快乐的事”,却被我们变成了 “恐惧的来源”,多可惜。
误区 3:“读书能让你变成有文化的人”—— 太抽象,孩子听不懂
“读书能让你有文化、有修养”
这些词对孩子来说太抽象,他不知道“有文化” 能干嘛,也不明白 “修养” 是什么。
就像你跟他说“要做个有礼貌的人”,不如说 “跟人打招呼会让别人开心”;
跟他说“读书能有文化”,不如说 “读书能帮你看懂动画片里的字”。
孩子需要的不是“抽象的道理”,是 “具体的好处”—— 告诉他 “读书能帮你解决现在的小问题、实现现在的小愿望”,他才会觉得 “读书对我有用”。
二、答案 1:“读书能帮你‘看懂更多好玩的事’,不做‘糊涂蛋’”
孩子最在意“好不好玩”,告诉他 “读书能让好玩的事更有趣”,他自然会愿意读。
用“他喜欢的事” 举例,孩子秒懂:
•如果孩子喜欢看动画:“以后看动画时,屏幕上的字你都能看懂,还能知道更多动画里没讲的故事,多有意思!”
•如果孩子喜欢玩玩具:“你玩积木时,想搭一个跟说明书上一样的城堡,可看不懂说明书上的字和步骤,是不是很着急?”
•如果孩子喜欢看绘本:“读书能帮你认识更多字,以后你不用等妈妈读,自己就能看完一整本绘本,还能给爸爸讲里面的故事,多厉害!”
三、答案 2:“读书能帮你‘解决自己的小麻烦’,不做‘小笨蛋’”
孩子总有自己的“小烦恼”:想跟远方的外婆说话却不会写贺卡、想分享玩具却不知道怎么说清楚、想帮妈妈做事却看不懂菜谱
告诉他“读书能帮你解决这些麻烦”,他会觉得 “读书对我真有用”。
用“他的小麻烦” 举例,孩子有共鸣:
•如果孩子想给外婆送祝福:“读书能帮你认识更多字,以后你想写什么就能写什么,外婆收到你的贺卡,肯定会特别开心!”
•如果孩子想跟小朋友分享玩具:“读书能帮你学会更多好听的话,以后你想跟小朋友玩,一句话就能说清楚,大家都会愿意跟你玩!”
•如果孩子想帮妈妈做事:“读书能帮你看懂包装上的字,以后你能帮妈妈做更多事,妈妈会夸你‘真是个能干的小帮手’!”
关键提醒:
对孩子来说,“能解决自己的小麻烦” 比 “能考大学” 更有吸引力。
当他发现“读书能帮我做到想做的事”,就会主动把读书和 “自己的需求” 联系起来,而不是把读书当成 “妈妈的任务”。
四、答案 3:“读书能帮你‘知道更多有趣的秘密’,不做‘小好奇’”
孩子天生就好奇:“小鸟为什么会飞”“星星为什么会闪”“冬天为什么会下雪”—— 告诉他 “读书能帮你找到这些秘密的答案”,他会把读书当成 “探索世界的游戏”。
用“他的好奇心” 举例,孩子有动力:
•如果孩子好奇“小鸟为什么会飞”:“你看到小鸟在天上飞,是不是想知道‘小鸟的翅膀为什么能让它飞起来’‘小鸟晚上住在哪里’?读书能帮你找到这些答案,”
•如果孩子好奇“星星为什么会闪”:“你晚上看星星时,是不是觉得星星在‘眨眼睛’,想知道‘星星为什么会闪’‘星星离我们有多远’?读书能帮你知道这些秘密,”
•如果孩子好奇“冬天为什么会下雪”:“冬天看到下雪,是不是想知道‘雪是怎么来的’‘雪花为什么是六角形的’?读书能帮你找到这些答案,!”
五、家长该怎么做?3 个小技巧,让孩子更爱读书
除了用“孩子能懂的答案” 解释 “读书有啥用”,我们还可以用这 3 个小技巧,让孩子慢慢爱上读书:
1. 把 “读书” 和 “他的兴趣” 绑在一起
如果孩子喜欢奥特曼,就给他买奥特曼的漫画书;
如果孩子喜欢小动物,就给他买动物百科;
如果孩子喜欢画画,就给他买“能学画画的书”
让他觉得“读书是跟自己的兴趣相关的事”,而不是 “额外的任务”。
2. 别 “逼他读”,要 “陪他读”
每天花 15-20 分钟,跟孩子一起读他喜欢的书:
可以跟他一起看绘本、一起认生字、一起讨论书里的故事。
这种“亲子共读” 的时光,会让孩子觉得 “读书是一件温馨、快乐的事”,慢慢就会主动喜欢上读书。
3. 他有进步,就夸 “读书带来的好处”
如果孩子能自己看懂一句绘本上的话,别夸“你真棒”,要夸 “你看,你认识字了,就能自己看懂这句话,读书是不是很有用?”;
如果孩子能说出书里的秘密,别夸“你真聪明”,要夸 “你读了书,就知道了这个秘密,读书是不是很有趣?”
让他清楚地知道“是读书帮我做到了这些”,从而更认可 “读书的价值”。
最后想说:孩子不需要“读书的大道理”,需要 “读书的小好处”
很多家长怕“孩子不懂读书的重要性”,其实,孩子不需要懂 “读书能改变命运”,只需要懂 “读书能让我看懂动画、能帮我解决麻烦、能满足我的好奇”
这些看似微小的“小好处”,会像种子一样,在他心里慢慢发芽,长成 “主动读书” 的大树。
别再跟孩子讲“遥远的大道理”,也别逼他 “为了未来读书”。
试着用他能懂的语言,告诉他“读书能帮你做好现在喜欢的事”,你会发现:孩子不仅能听懂,还会主动拿起书,慢慢爱上读书 —— 这才是 “让孩子主动读书” 的最好方式。
你家孩子问过“读书有啥用” 吗?
你当时是怎么回答的?
如果没问过,你打算试试这 3 个答案吗?欢迎在评论区聊一聊,我们一起用 “孩子能懂的方式”,帮他爱上读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