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姐姐:离开央视少儿岗,转为亲子教育工作室还能守护童年吗?
发布时间:2025-10-23 01:22:33 浏览量:3
10月18日晚,一条57秒的短视频在抖音上线——梳着熟悉“糖葫芦辫”的央视“月亮姐姐”王淏,站在已熄灯的《动画城》舞台前,深深一鞠躬,然后说出那句让很多人鼻子一酸的话:“小朋友们,大朋友们,今天月亮姐姐要和大家说一声再见啦。”
不到12小时,视频点赞破百万,#月亮姐姐告别#迅速登上热搜,评论区瞬间变成了一条条童年打卡:有人说“你教的《刷牙歌》我孩子还在唱”,有人说“你把我的童年陪成了爸妈”。
这反应,真不是偶然!
说到王淏,很多人第一反应是“月亮姐姐”。
她1998年考入中国传媒大学,2001年进入央视,整整在少儿频道岗位上工作了24年。
她的节目和片段,构成了很多人的儿童记忆。
你可能记得她在屏幕前俯身和孩子们说话的样子;也可能记得家里小孩一边洗牙一边哼唱的那首歌。
现在她自己的儿子7岁,正好是她曾经陪伴过的那批观众的年龄——这层时间的重叠,让她的选择更有感情重量。
关于身份变化,有明确的报道与确认。
九派娱乐的专访报道并得到央视文艺中心向媒体的确认:王淏近期已办理岗位轮换手续,将脱离事业编制,转为以“个体工作室”形式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开展项目化合作,成为总台“主持人工作室”改革首批试点之一。
她作为少儿频道正式员工的最后一场岗位,是10月11日的重阳晚会,晚会结束后据说她向导演组做了深情告别。
消息有来源,可核验,不是空穴来风。
10月19日接受九派娱乐约40分钟的专访时,王淏亲自解释了她的决定。
她说这不是退休,也不是跳槽,而是“换一个赛道奔跑”。
她用了一个很具体的比喻:她想做“蹲下来”的教育产品,而不是永远“俯身”的电视节目。
换句话说,她想把时间放在长期的亲子和素质教育项目上,而不是每一季一档节目那样被动应对。
听起来很务实,不是吗?
再看一个小细节:10月20日零点,她把抖音头像换成一张黑白剪影——小女孩踮脚摸月亮,配文“月亮换个轨道,依旧为你发光。”
一句话,既有告别意味,也很像承诺。
这种符号化的表达,既能安抚粉丝情绪,也能传递她将继续内容创作但形式不同的信号。
这类动作很有效!
你是不是也被那张头像戳到了?
公众的怀旧情绪为什么会这么强烈?
一方面,少儿节目长期陪伴孩子们成长,形成了跨代记忆链条;另一方面,短视频平台把这种集体回忆迅速放大,形成情绪共振。
大家在评论里回忆小时候看《动画城》的习惯,分享自己的“月亮姐姐”记忆,这种互动本身就是一种社会情感的输出。
有人感动,有人好奇:未来谁来接这个岗位?
少儿频道节目会变吗?
把个人动机放一边,看制度层面,这件事也有信号意义。
央视推动主持人“工作室化”、项目化合作,回应的是媒体生态的变化——短视频崛起、IP运营更强调灵活性和跨平台联动。
把主持人从传统事业编制里“放出来”,让他们以工作室形式对接总台资源,可以提升内容多样性,也便于培养个人品牌和长期项目。
但这套方式也带来问题:编制之外的保障如何处理?
商业化会不会影响少儿内容的公信力?
这些都是实际需要考虑的点。
利弊并存。
好处具体:主持人能更灵活地做长期教育内容、亲子项目,跨平台运营更方便,粉丝经济可能转化为稳定的项目支持。
风险也具体:脱离事业编制意味着收入、福利与岗位稳定性的变化;个体工作室若过度商业化,少儿节目本就敏感的内容边界可能会被模糊;总台如何把公共服务职责和市场化运作平衡,也很关键。
你会担心这些吗?
这事也并非完全没有先例。
省级卫视和一些知名主持人、艺人早就成立工作室、运作个人IP了。
不过在央视这样体制性强的单位里,作为试点推进主持人工作室化,具有示范意义。
它可能带来更多创新打法,但也更受公众关注。
换句话说,大家既期待又谨慎,这种矛盾心情能理解吧?
接下来可以重点关注几件事:一是王淏会推出怎样的“蹲下来”的教育产品?
是线上课程?
是家庭陪伴类的系列IP?
还是面向学校的素质教育项目?
二是总台会如何监管和支持这些工作室的内容质量?
三是少儿频道的后续接替安排如何,这关系到节目连续性和观众的情感延续。
想要核验消息,可以去抖音搜#月亮姐姐告别#,看原视频和评论;也可以看九派娱乐的专访报道,以及央视文艺中心或少儿频道后续声明。
我个人的感觉很直白:看着屏幕上的那一鞠躬,真的有瞬间怀念小时候的安全感。
很多人的童年都是被这些稳定的节目陪伴的。
如今她说“换轨道”,不是一下子消失,而是换了方式继续“发光”。
你有没有类似的童年电视记忆?
你希望她做什么样的亲子内容?
留言告诉大家吧,大家一起回忆,一起猜测未来!
这件事给我们的启示不只是怀旧那么简单。
它同时提示了媒体行业的结构性变化,也提醒父母和监管者,少儿内容的生产方式在变,关注点不能只在情绪上,更要在制度和内容质量上。
信息核验很重要:想确认细节,就去看原始报道与官方确认。
最后一句话送给大家:月亮换轨道,但它还在天上发光。
关注后续,别忘了把你和“月亮姐姐”的故事留在评论里,让更多人看到。
本文致力于弘扬社会正气,无任何侵犯版权或肖像权的意图。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协商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