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童趣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中山“智慧父母”模式:以家庭教育小切口,撬动儿童友好大治理

发布时间:2025-10-21 20:38:19  浏览量:1

近年来,在中山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全市各单位和镇街积极推动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不断探索儿童友好新路径,围绕社会政策友好、成长空间友好、公共服务友好、权利保障友好、发展环境友好与儿童参与友好六大领域,持续深化儿童友好理念与实践。

为系统总结工作经验、推广创新亮点做法,市妇联陆续推出“中山市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案例”系列推文。本篇从一个常见的民生痛点切入,通过系统化、可标准化的操作模式,实现了家庭教育赋能与社区治理优化的双赢,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从家庭小单元,撬动城市大治理”的鲜活范本。

近年来,随着儿童友好城市理念的不断深化,如何破解家庭教育资源不均、亲子沟通障碍、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等“急难愁盼”难题,成为基层治理与民生服务的重要课题。在这一背景下,中山市西区街道家庭教育智慧父母研修班应运而生,以“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为核心理念,探索出一条“家庭教育赋能—儿童成长支持—社区治理优化”的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新路径,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

主要做法

01坚持问题导向,精准回应家庭教育痛点

项目启动初期,街道家庭教育服务队通过日常来电来访、社区座谈、学校走访等方式深入调研,发现超过70%的家长存在“育儿焦虑”,表现为缺乏科学育儿知识、亲子沟通方式不当、对孩子心理变化不敏感等问题,直接影响儿童健康成长与家庭和谐。

为此,研修班以“智慧父母”培养为抓手,聚焦“情绪管理、有效沟通、正向鼓励、心理健康、规则意识”五大模块,围绕8个核心主题设计系统课程,采用线上线下双师带导模式,满足家长持续学习需求。线上课程由浙江扶鹰教育研究院研发,线下由街道家庭教育服务中心组织实施,开展为期2个月的系统教学,切实帮助家长掌握科学育儿方法,提升家庭教育质量。

02坚持目标导向,构建多元协同支持体系

智慧父母研修班以“建设儿童友好型家庭、社区和城市”为总体目标,推动家庭教育与社区治理、学校教育、公共服务深度融合,构建“家庭—学校—社区”三位一体的协同支持体系

一方面,妇联与部分学校、社区等单位建立联合机制,推动父母研修课程进入社区家长学校、妇女儿童阵地,开展常态化教育。另一方面,联合学校、公服办、平安法治办等单位,针对厌学、休学或“问题”少年家长发起定向邀请,加入研修班学习。

此外,项目积极探索“儿童参与”机制,在结营时设置“家长课程学习效果评估表”“我给妈妈写份鼓励贴”等形式,鼓励儿童表达感受、参与发声,真正落实“以儿童为中心”的治理理念。

03坚持结果导向,推动工作成效落地转化

截至目前,智慧父母研修班已在西区街道实施3年,累计开展为期两个月的系统父母课11期,服务家庭超270个,家长超过2700人次,覆盖儿童近500名。通过持续回访与跟踪评估,项目成效显著:

1.家庭教育质量显著提升。参与家长100%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99%认同问题孩子多源于问题家长或家庭环境,90%愿意为孩子提升自我,95%的孩子感受到父母学习后的积极变化,50%的家长持续学习并提升育儿能力。

2.家长行为实现从“知道”到“做到”的转变。学习前家长情绪易怒、常吼叫指责;学习后情绪趋于稳定,焦虑缓解,更懂得欣赏与认可孩子,积极教养行为明显增加。

3.儿童状态改善与发展能力增强。学习前亲子关系紧张,儿童学习动力不足;学习后亲子关系改善,儿童自评“爸爸妈妈更理解我”,学习动力与积极心理品质提升。

4.家庭社交环境由消极转向积极。家长从以往“吐槽大会”式的消极交流,转变为互帮互助、共同成长的积极圈子,形成正向激励、互助共生的良好氛围。

经验总结与推广价值

智慧父母研修班的成功实践,体现了“以小切口推动大治理”的理念,具有重要推广价值:

(一)家庭教育是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基础工程”。通过系统化、专业化的父母教育,筑牢儿童成长的第一道防线,是从源头上预防与解决儿童问题的关键。

(二)多元协同是提升服务效能的核心机制。项目整合政府、学校、社区、社会组织等资源,形成共建共治共享格局,增强服务覆盖与持续力。

(三)儿童参与是实现“真友好”的关键环节。通过儿童参与评估与表达,推动其从“被服务者”向“共建者”转变,增强归属感与责任感。

(四)标准化建设是经验推广的重要保障。项目形成课程模块、服务流程与评估指标等标准化成果,为其他地区复制推广提供操作模板。

未来展望

西区街道将推动智慧父母研修班持续优化课程内容与形式,拓展数字化服务,开发“智慧父母”线上学习系统,扩大服务覆盖面。同时推动项目向沙朗片区延伸,助力缩小区域和群体间的教育差距,真正实现“让每一个孩子都享有友好的成长环境”。通过持续探索与实践,智慧父母研修班正逐步成为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重要支点,为构建有温度、有韧性、有未来的城市治理体系贡献“家庭力量”。

中山市妇联编辑

编辑:刘婷婷

校审:杨沛 姜永斌

一审:郑惠施

一审:王芳芳 陈颖

三审:夏晓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