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童趣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我和我的渭南丨用爱照亮留守儿童的成长路

发布时间:2025-10-21 10:18:11  浏览量:3

讲述人:临渭区桥南镇留守儿童服务中心创办人 张芳玲

“用爱温暖留守的心,让成长路上不再孤单。”对我而言,这不是一句口号,而是19年始终如一的坚守。

我是张芳玲,临渭区桥南镇的一名普通农村女性,也是镇上这些留守儿童口中的“老师”和“妈妈”。每当夕阳西下,听到孩子们远远喊着:“张老师,我们回来啦!”我的心里就像照进一束光,暖暖的。

张芳玲展示孩子们的画作

这一切,还要从20世纪90年代说起。为了给家人更好的生活,我和许多乡亲一样南下打工。人在他乡,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家中的孩子。每次通电话,听到孩子哭着问妈妈什么时候回来,我的心像被针扎一样疼。2005年春节,我回村的时候发现,村里格外冷清。青壮年大多外出务工,留下的多是老人和孩子。更让我揪心的是,这些留守的孩子,在生活和学习上也出现了很多问题。

于是,经过慎重考虑,我做了一个改变一生的决定:辞去工作,用多年的积蓄给这些留守儿童一个温暖的家。很快,我便租下离学校最近的15间瓦房,创办了一个留守儿童之家。起初,我既当老师又当“妈妈”,从清晨忙到凌晨。每天,从帮孩子准备干净衣服到做可口的饭菜,从辅导作业到交流谈心,我只想给他们尽可能多的关爱。

为了能更好地辅导作业,我重新拾起课本,学习了小学到初中的全部主课。学习上,我对孩子们严格要求。生活上,我努力营造家庭的氛围,让他们感受到被爱、被关心。

这条路并不好走,但温暖总比困难多。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我们的事。2012年9月,在各级政府和爱心人士的帮助下,我们建起了一栋600平方米的新校舍,让孩子们有了更加舒适的生活环境。同时,“留守儿童之家”也正式更名为“临渭区桥南镇留守儿童服务中心”。后来,服务中心不仅有图书室、音乐室、美术室,还有我们亲手打理的爱心菜园。我们常常组织孩子们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参观大学校园,每周还有志愿者来教舞蹈、绘画和英语。孩子们越来越开朗、越来越自信,还在各种比赛中表现优异。

这些年,我们累计帮助留守儿童5000多人次,其中200多人在爱心人士的资助下完成大学学业。最让我欣慰的是,有些孩子毕业后,也没忘了这份温暖,他们常会利用业余时间回到家乡,主动来服务中心搭把手,帮我一起照顾弟弟妹妹,把这份爱接力传递下去。

如今,看着孩子们在院子里快乐玩耍,听着自习室里传来的琅琅书声,所有的辛苦都化作了欣慰。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我愿继续用爱与坚守,为留守儿童照亮前行之路,让每个孩子都能在阳光下快乐成长。

这也是一位母亲最大的心愿。(渭南日报 记者 姜晓 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