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童趣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卫青卫子夫有两个姐姐,其中一人私通生下霍去病 她们结局如何?

发布时间:2025-10-21 07:00:00  浏览量:1

卫家是汉武帝时期最显赫的外戚。

以至于当时汉朝的民间流传着一句歌谣:生男无喜,生女无怒,独不见卫子夫霸天下?

一说到卫家的显赫,很多人都会说,卫子夫是皇后,卫子夫的儿子刘据是太子,卫子夫的弟弟卫青是大将军,还娶了平阳公主,卫子夫的外甥是霍去病。

但实际上,卫家的显赫是全方位的。

卫子夫除了卫青和霍去病这两个家人之外,还有两个姐姐。她只是家里的三女儿。

这两个姐姐同样在卫子夫得宠之后一飞冲天。其中一个人就是霍去病的母亲。

那么卫子夫的这两个姐姐是什么待遇呢?她们嫁给了谁,后来结局如何?

卫少儿是卫子夫的二姐,和卫子夫是同母所生。不过史书上没有记载她们是不是同父。

她和家人一样,是平阳公主府的婢女。

他们一家大约颜值都很高,所以他们的母亲卫媪有好几个不同父的私生子。

卫青当过平阳公主府的骑奴,而骑奴是公主府的门面,对身材和颜值都有要求。

卫子夫成为了平阳公主府的歌女,后来还被汉武帝一见钟情。

卫少儿本人,则以婢女的身份,和一个来平阳公主府的小吏私通。

汉朝的小吏可不是什么底层人物,要当上吏,要么家底丰厚,要么极有才华。

这个小吏名字叫做霍仲孺,很快和卫少儿生下一个私生子,名叫霍去病。

霍去病出生不久,霍仲孺也结束了在平阳公主府的服务期,回到了老家平阳县。

霍仲孺很快就在老家娶妻生子,生了个叫做霍光的儿子。他和卫少儿、霍去病母子从此也“因绝不相闻”。

不过汉书里关于这一段记载很含糊,没说是霍仲孺弄出私生子了之后不认人,抛弃卫少儿母子离开了,还是卫少儿见妹妹卫子夫得汉武帝宠幸进了宫,自觉有更好的前程,抛弃了霍仲孺。

毕竟霍去病出生于公元前140年,而汉武帝在平阳公主府看上了卫子夫是在公元前139年。

也就是说卫子夫进宫的时候,霍去病只有1岁。

从这个时间线来看,说不准卫少儿和霍仲孺谁才是负心的那个人。

不过卫子夫进宫之后,并没有迎来想象中的好日子。她立马就被汉武帝遗忘了,整整一年多的时间都见不到汉武帝。

直到第二年,汉武帝要放冗余的宫人出宫,卫子夫在汉武帝面前哭得梨花带雨,求汉武帝放她出宫和家人团聚。

汉武帝再次被卫子夫打动了,又一次宠幸了她。

这一次卫子夫怀孕了,怀上了汉武帝大婚多年以来的第一个孩子。

卫家也是从这时候开始一飞冲天,卫子夫的家人都得到了汉武帝的召见和重用。

当时的霍去病大约2岁多,不到3岁。霍仲孺应该已经离开了他们母子。

因为当时的卫少儿,身边已经有了新的情人,名叫陈掌。

陈掌的出身可比霍仲孺显赫多了。

陈掌是汉朝开国功臣陈平的曾孙。

陈平被汉朝开国皇帝刘邦封为曲逆侯,陈掌的父亲就是陈平的孙子,也是汉朝的第三任曲逆侯陈悝。

不过陈掌不是陈悝的嫡长子。所以父亲陈悝去世之后,陈掌的兄长陈何继承了曲逆侯之位。

此时曲逆侯的封户,已经达到了16000户,且已经传承了4代60多年。

由此可见,陈掌出身于大富大贵的顶级世家。他虽然未能继承爵位,但他在于卫少儿私通的时候,也是现任曲逆侯的亲弟弟。

如此显赫的世家公子,怎么会和卫少儿一个婢女私通呢?

陈掌和卫少儿私通,有两种可能。

其一,陈掌到平阳公主府做客的时候,卫少儿作为婢女,被指派去伺候陈掌。

陈掌见卫少儿美貌,就和她发生了关系,并且后来一直保持联系,但没有娶卫少儿为妻或纳卫少儿为妾。

其二,陈掌遇到卫少儿的时候,可能卫子夫已经进宫。

虽然当时的卫子夫常年不得宠,但毕竟是汉武帝的同母姐姐平阳公主送给汉武帝的,又年轻貌美,不排除以后汉武帝又想起她的可能。

所以卫家是一个潜力股。

陈掌虽然是世家公子,但毕竟没能继承家里的爵位。他提前勾搭卫少儿,可能是想要赌一把将来卫子夫得宠,他能够凭借卫少儿的关系入汉武帝的眼。

如果是这样的话,他赌赢了。

卫子夫进宫一年多之后,再次得到汉武帝宠幸,并怀上了汉武帝的孩子。

皇后陈阿娇的母亲馆陶公主恼羞成怒。她不能碰卫子夫,就派人抓了卫子夫的弟弟卫青,差点把卫青杀了。

这件事闹到了汉武帝面前,反而让卫家人入了汉武帝的眼。汉武帝从此大力提拔和重用卫家的人。

汉武帝听说卫子夫的姐姐卫少儿和陈掌私通,便召见了陈掌,让他正式娶卫少儿为妻。

陈掌此前虽然是世家公子,但毕竟没有爵位也没有多高的官职,无权无势。而汉武帝让他显贵起来。

公元前130年,陈掌那继承了曲逆侯之位的哥哥陈何因为强抢别人的妻子,被杀,曲逆侯之位也被废黜。

而两年后,卫子夫生下汉武帝的长子刘据。陈掌也成为詹事,秩二千石,负责管理皇后与太子的家事。

几年后,陈掌的继子霍去病18岁出征,功冠全军,被封冠军侯。

可以说,陈掌没能继承爵位,但他的人生都因为娶了卫子夫的姐姐卫少儿而改变。

卫少儿嫁给陈掌之后,史书上就没有了她的相关记载,不知道她后来又活了多少年,和陈掌有没有生有孩子。

卫少儿的儿子霍去病长大之后,当上了冠军侯和骠骑将军,不知道从什么渠道知道了自己的亲生父亲名叫霍仲孺,在平阳县当小吏。

这有两种可能,一是卫少儿见儿子长大了告诉他的,二是卫少儿去世了,于是霍去病身边终于有人敢把这件事告诉他了。

公元前119年,也就是漠北之战的那一年,22岁霍去病出征的时候路过平阳县,顺路去与霍仲孺相认了。

霍去病封狼居胥之后凯旋,再次路过平阳县。这一次他把霍仲孺和妻子所生的儿子带回了长安。

霍去病这个同父异母的弟弟,名叫霍光。

卫子夫的二姐卫少儿,虽然在史书上的记载寥寥无几,但霍去病和霍光都因为她而得以登上历史的舞台。

卫子夫和卫少儿的大姐卫君孺,人生远没有两个妹妹传奇,也没有生下什么千古名将,带来什么千古名臣。

但她的显赫程度,并不亚于妹妹卫少儿。

卫子夫得宠并怀孕之后,汉武帝把卫君孺指婚给了公孙贺。

公孙贺是汉武帝当太子时的旧臣,在汉武帝继位之后又成为九卿之一的太仆,掌管马政,是汉武帝的心腹重臣。

如果说汉武帝把卫子夫的二姐卫少儿指婚给陈掌,是为了成全他们私通的情意。

那么汉武帝把卫子夫的大姐卫君孺指婚给自己的心腹公孙贺,毫无疑问是无比看中卫氏的体现了。

史书当中除了卫君孺嫁给了公孙贺之外,没有再记载卫君孺的生平。

但是马鞍山朱然墓出图过一个漆盘,漆盘上画了几个明显是权贵的人物嬉戏的图。

其中上端的男子旁有“武帝”的字样,旁边的两个女子分别标注为“相夫人”和“王女”,男子被标注为“丞相”和“侍郎”。

有些学者认为,这里的武帝指的是汉武帝,“王女”指的是卫长公主。

图上可以看出,“武帝”和“王女”与“丞相”“相夫人”十分亲近。

而汉武帝一朝,与汉武帝及卫长公主如此亲近的丞相夫妻,大约只有公孙贺和卫君孺夫妇了。

如果这个推断是真的,那么卫君孺至少活到了丈夫公孙贺当上丞相之后。那时候她的弟弟卫青都已经去世了。

但是关于这幅图具体的人物解读还有很多,所以如今也没有确切的证据证明,上面的人物真是公孙贺与卫君孺夫妇。

卫青和霍去病先后去世之后,卫家虽然不复往日风光,但卫子夫依然是皇后,刘据依然是太子。

汉武帝为了太子刘据不至于势单力薄,提拔了卫君孺的丈夫,也就是卫子夫的姐夫公孙贺当丞相。

卫君孺与公孙贺的儿子公孙敬声,则接替了公孙贺空出来的太仆之位。

但是汉武帝晚年对皇后卫子夫和太子刘据愈发冷落和猜疑,由此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构陷皇后和太子。

公孙贺所谓丞相,是太子在朝堂之上最后的靠山,自然成了各方攻击的对象。

偏偏他和卫君孺的儿子公孙敬声胆大包天,居然敢挪用军饷1900万钱,事发之后下狱了。

一开始公孙贺没太把这件事当回事,决定去抓捕把汉武帝烦恼已久的“阳陵大侠”朱安世捉拿归案,以此把儿子赎出来。

不料朱安世是抓到了,可是朱安世在狱中向汉武帝上书,号称公孙贺用巫蛊之术诅咒汉武帝,公孙贺的儿子公孙敬声与汉武帝的女儿阳石公主私通。

汉武帝大怒之下,没有仔细调查,就诛杀了公孙贺全族。公孙贺与公孙敬声父子都死于狱中。

卫子夫的女儿和卫青的儿子都受牵连而死。

这是大名鼎鼎的巫蛊之祸的前奏。而巫蛊之祸之后,汉武帝对当时的丞相田千秋承认,公孙贺与公孙敬声的案子,其实没有查到确切的证据。

史书没有记载此时卫君孺是否还在人世。如果她尚在人世的话,那应该也是和丈夫、儿子一起被诛杀了。

03、写在最后

总的来说,史书当中关于卫青卫子夫这两个姐姐的记载极少。

卫少儿的记载略多一些,这也是因为她和霍仲孺私通生下了霍去病这个儿子,后来又因为私通嫁给了陈平的后人陈掌。

但即便如此,我们依然无从得知,陈掌和卫少儿夫妇寿命几何,在巫蛊之祸的时候是不是还活着,如果还活着是否收到了牵连。

关于他们的大姐卫君孺的记载更少,我们只知道她嫁给了公孙贺,她和公孙贺有一个儿子叫做公孙敬声,其他的一概不知。

不过她丈夫公孙贺作为汉武帝的丞相,记载比卫少儿的丈夫陈掌多不少,所以我们可以知道,公孙贺和公孙敬声父子都死在了巫蛊之祸的前奏当中。

史书过于简洁,以至于当我们想要深入了解历史、了解一些冷门人物的时候,总会有各种各样的遗憾,找不到相应的史料。

这某种程度上或许也是历史的魅力吧。

你觉得是不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