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童趣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社会政策观察 | 育儿补贴申领全面开放 《管理规范》强化流程监督

发布时间:2025-10-19 22:17:58  浏览量:2

2025年第29期 | 总第29期 | 儿童福利专题

育儿补贴申领全面开放 《管理规范》强化流程监督

9月8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宣布育儿补贴申领正式全面开放,通过线上(支付宝、微信、省级政务服务平台)与线下(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双渠道受理,标志着我国首个全国性普惠型育儿补贴制度从政策设计迈入实际落地阶段。9月18日,国家卫健委和财政部联合印发《育儿补贴制度管理规范(试行)》。该文件进一步健全工作机制,规范服务流程,从精简申请和审核流程、明确发放时点和渠道、加强信息管理、强化监督管理4个方面对育儿补贴发放提出了明确要求。

热点微评

《育儿补贴制度管理规范(试行)》(以下简称《规范》)的印发,标志着我国育儿补贴制度建设从“为什么要做、做什么”的顶层设计阶段,进入“怎么做、如何管”的标准化执行阶段。《规范》不仅是行政操作手册,更是风险防范指南,通过前置性地规范流程、明确权责,回应了社会对政策执行效率、资金安全和公平性的核心关切,确保这项惠民工程能精准、高效、安全地惠及0-3岁儿童及家庭。


《规范》在申请审核流程上实现时效化操作,破解申请难、审核慢问题。在《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框架性表述的基础上,《规范》将初审与审核确认总时限明确为30个工作日,避免基层审核拖延;依托多部门信息共享推行大数据审核,减少家庭重复提交材料的负担,同时降低基层人工核验误差;明确首次申请时间节点和续领简化规则,帮助家庭准确掌握申请要求,避免因规则不清错失补贴。


《规范》构建全链条发放管控体系,确保补贴及时到账且安全可控。《规范》明确,补贴资金每季度至少集中发放一批,避免滞留;规范发放渠道,要求遴选合格金融机构并建立追责机制,防止代理机构违规操作;将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婴幼儿纳入保障,明确由儿童福利机构作为申领主体,填补特殊群体发放渠道的空白。


《规范》建立信息管理全生命周期机制,筑牢数据共享与安全防线。《方案》确立了系统建设的原则,《规范》进一步明确省级卫健部门负责系统软硬件配备与运维防护,保障省、市、县、乡四级网络高效运行;列明需与公安、民政、人社等部门开展数据比对,推动数据协同应用;制定严格信息安全规则,建立三级信息备份与档案管理制度,消除家庭对信息泄露的顾虑。


《规范》构建多层监督与全主体追责体系,守住政策公平底线和资金安全红线。在《方案》监督原则的基础上,《规范》形成监察审计、部门核查、公众举报的三维监督网络,聚焦政策公开、审核规范等关键环节;明确对工作人员、代理机构、申领人的追责措施,实现责任全覆盖;要求地市级按比例抽查、省级动态监管,避免形式主义审核。


从《方案》的“定方向”到《规范》的“给方法”,此项政策衔接,彰显了生育支持政策“顶层设计与基层执行并重”的治理智慧。《规范》的核心价值在于,将育儿补贴这一国策,在申请审核、发放管控、信息管理、监督追责四大方面,转化为全国统一、权责清晰、流程规范、风险可控的精细化执行体系,为政策红利精准触达家庭提供了刚性保障。未来,政策优化的重点可转向补贴标准的动态调整与政策效果的长期追踪评估,并探索与托育、医疗等其他生育支持措施的深度联动,持续夯实生育友好型社会建设基础。

相关链接

1.国家卫生健康委:育儿补贴申领正式全面开放

2.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印发育儿补贴制度管理规范(试行)的通知

3.社会政策观察 | 面向全体0-3岁儿童的普惠型育儿补贴制度正式实施

关于社会政策观察

社会政策观察是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研发的服务政府和社会的产品,由关注热点、热点微评、相关链接三个模块组成,侧重关注公益慈善、儿童福利、养老服务、残疾人保障四个领域,旨在倡导从实践中求破解热点难点之道,传播典范案例,推动实践与政策创新。

关于儿童中心

儿童社会工作发展中心和儿童福利与保护研究中心长期开展儿童福利和保护领域政策和行动研究、政策倡导、公益项目评估、公益项目咨询、公益项目运作、专业培训等,为政府、慈善组织、学术机构提供儿童福利与保护、医疗与健康、教育与发展等领域咨询和评估服务,推动多方参与和通力合作,促成社会慈善资源与儿童需求有效对接,推动中国儿童福利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微博号:中国公益研究院

版权所有,如需转载请标明出处

统筹:高华俊

责编:李静 张栋

文章来源:儿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