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童趣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孩子发脾气时,别再讲道理了!这3句话,比说教管用10倍

发布时间:2025-10-18 18:57:58  浏览量:2

带娃时最头疼的场景,大概就是孩子突然发脾气——摔玩具、哭嚎不止,你蹲下来耐着性子讲道理,说“这样不对”“要懂事”,可孩子要么充耳不闻,要么哭得上气不接下气,最后你没忍住上火,亲子俩闹得都不痛快。

其实很多家长没意识到,孩子发脾气的瞬间,“讲道理”本身就是无效沟通。不是你说得没道理,而是这个时候孩子的情绪早已经盖过了理智,大脑里负责理性思考的部分根本没在工作,你讲的大道理,他一句都听不进去,反而会觉得“爸妈根本不懂我”,情绪更激动。

与其费口舌说教,不如换成这3句话,不用刻意哄,也不用强硬压制,既能接住孩子的情绪,又能帮他慢慢学会管理情绪,效果比硬讲道理好太多。

第一句:“我知道你现在不好受,想发泄就先发泄一会儿。”

很多家长看到孩子发脾气,第一反应是“制止”,要么说“不许哭”,要么直接转移注意力,其实这是在否定孩子的情绪。孩子发脾气,本质是他不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可能是想要的东西没得到,可能是委屈了,也可能是累了,只能靠哭闹来传递信号。

说这句话的核心,是先认可孩子的情绪,让他知道“我的不舒服,爸妈看得到”。不用急着让他立刻平静,给孩子几分钟发泄的时间,比如让他坐在沙发上哭一会儿,或者抱个枕头捶几下,等他情绪稍微缓和,愿意跟你说话了,再聊接下来的事,比一开始就硬堵情绪管用得多。

第二句:“你是因为XX不开心吗?可以跟我说说。”

孩子不会表达情绪,更不会清晰说出自己发脾气的原因,这时候家长不用猜,也不用指责“你又在闹什么”,而是帮他把“说不出口的感受”说出来。

这句话里的“XX”,不用精准猜对,哪怕是“你是因为没买到那个玩具不开心吗”,或者“你是因为刚才等太久不耐烦了吗”,都是在引导孩子梳理自己的情绪。当孩子听到你说出他的想法,会觉得自己被理解,慢慢就会愿意跟你沟通,而不是一直用哭闹对抗。更重要的是,多练几次,孩子会慢慢学会自己表达感受,而不是一不舒服就发脾气。

第三句:“现在情绪好点了吗?我们一起想想办法。”

等孩子情绪平复后,不用再翻旧账说“刚才你不该发脾气”,而是把重点放在“解决问题”上。这句话的关键,是把孩子当成“一起解决问题的伙伴”,而不是“需要被教育的对象”。

比如孩子因为搭积木倒了发脾气,不用教他“要坚强”,而是问他“现在情绪好点了吗?我们一起想想,怎么搭能更稳”;孩子因为不想睡觉闹情绪,不用催他“快睡”,而是说“现在好点没?我们一起看看,是先讲故事还是先泡脚”。

这样做不仅能解决当下的问题,还能让孩子知道,发脾气没用,遇到事可以想办法解决,慢慢养成理性面对问题的习惯,而不是一有不顺心就靠情绪发泄。

其实带娃过程中,“搞定情绪”比“讲清道理”更重要。孩子不是“不懂事”,只是还没学会管理情绪,家长的角色不是“说教者”,而是“引导者”。

不用期待孩子说一次就改,也不用因为孩子偶尔发脾气就焦虑,多试着用这三句话接住孩子的情绪,慢慢你会发现,孩子发脾气的次数少了,愿意跟你沟通的次数多了,亲子之间的相处,也会轻松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