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面对面丨高桂君:儿童鼻炎,秋冬的“防”与“护”
发布时间:2025-10-17 18:11:17 浏览量:4
秋风送爽,丹桂飘香,然而对于不少家长而言,秋季却意味着孩子鼻炎的“高发期”。门诊中,常见孩子频繁揉鼻子、接连打喷嚏,甚至挂着清鼻涕却不觉得冷——这往往是鼻炎在“作祟”。儿童鼻腔黏膜更为脆弱,免疫系统尚未发育成熟,加上秋季特殊的气候变化,鼻炎更容易“乘虚而入”。
今天,我们跟随衡水市中医医院儿科主任高桂君,来了解秋季儿童鼻炎的“防”与“护”。
1
秋季儿童鼻炎高发,三大环境因素是主因
1.温差骤变:秋季,尤其在北方地区,昼夜温差常常超过 10℃。儿童鼻腔黏膜对温度变化十分敏感,反复的冷热刺激容易导致黏膜血管收缩与扩张功能失调,降低局部免疫力,使得病毒或过敏原更易入侵。
2.过敏原活跃:秋季是尘螨、霉菌繁殖的高峰期,部分地区杂草(如蒿草、葎草)及空气中花粉浓度也明显上升。这些过敏原通过呼吸进入鼻腔,容易引发过敏反应,导致鼻痒、打喷嚏、流清涕等症状。
3.空气干燥:干燥的空气会使鼻腔黏膜脱水、纤毛运动减弱,屏障功能下降,外界刺激物更容易穿透黏膜,引发不适。
2
预防儿童鼻炎,四大重点要记牢
1.环境控制:切断过敏原与刺激源
注意控制室内湿度,定期清洁减少尘螨,避免在花粉浓度高的时段长时间户外活动。
2.日常护理:细节决定效果
正确擤鼻涕:用手指轻压一侧鼻孔,另一侧缓慢呼气擤出,两侧交替进行,避免因压力过高引发中耳炎。
鼻腔清洗:使用生理盐水或海盐水冲洗鼻腔,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护理方式。注意冲洗液温度应接近体温(约37℃),避免过冷或过热刺激黏膜。
保暖防刺激:早晚温差大时,可佩戴轻薄围巾轻覆口鼻;避免长时间处于空调或暖气出风口正前方。
3.体质增强:免疫平衡是关键
鼻炎往往是免疫系统失衡的表现,通过调整生活习惯可降低过敏敏感度:
均衡饮食:减少加工食品和高糖饮料的摄入,多补充富含维生素C(如柑橘、猕猴桃)、Omega-3脂肪酸(如深海鱼、亚麻籽)和锌(如瘦肉、坚果)的食物,有助于调节免疫功能。
适度运动:每天保持1~2小时户外活动(避开花粉高峰期),促进鼻腔血液循环,增强黏膜抵抗力。
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学龄儿童每天应睡足9~11小时,婴幼儿需要更多。睡前避免使用电子设备,营造安静、黑暗的睡眠环境,帮助孩子进入深度睡眠。
4.警惕“伪装者”:别把鼻炎当感冒
很多家长容易将过敏性鼻炎误认为“小感冒”,但二者有明显区别。若孩子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鼻塞、打喷嚏持续超过2周,且无发热、咽痛等典型感冒症状。
伴随眼痒、揉眼(可能合并过敏性结膜炎),或咳嗽、喘息(可能发展为过敏性哮喘)。
常年鼻塞、睡眠打鼾(可能合并腺样体肥大,影响生长发育)。
3
结语:预防鼻炎,是细节的胜利
稿件报送、一审:秦婷婷(儿科)
二审:张立松、李佳明、康靖恺(宣传科)
三审:牛猛(宣传科)
衡中医广〔2024〕第11-01-08号